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末小进士>第二百六十六章 宁远兵变

袁方新招的五百家兵还未赶到遵化,朱由俭的裁军圣旨就到了袁方的案台上。

主要是裁撤蓟、密、永三协的兵,由蓟辽总督刘策和顺天巡抚袁方来负责这项工作。

蓟门、密云、永平的兵力加起来共有十一万之多,朱由检要求裁撤三万三千人,袁方手上的三万兵必须裁掉九千人。

袁方想不执行都不行,因为圣旨写得很清楚,蓟密永三协的总兵额高达十一万,本折岁耗达九十一万,朱由检要求岁耗减少到六十万,你不裁撤也得裁。

袁方让茅元仪先拿出个裁撤的方案来,茅元仪也不含糊,两天后就把裁撤方案放在了袁方案台上。

茅元仪的方案:遵化裁撤二千,三屯营裁撤二千,其余各处裁撤五千。

袁方认为边关要塞不能裁撤太多,应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所以他把遵化和三屯营改为三千,边关要塞只裁撤三千。

这样,遵化的兵力只有五千,三屯营只有四千,边塞的兵力保存了一万二千人。

茅元仪担心道:“袁公子,遵化城只有五千兵士,这点人马守城是远远不够的。”

袁方道:“止生,裁撤下来的三千人不遣散,我们把他们留下来组建预备队,这样我们实则还是八千人在守城。”

茅元仪问:“这裁撤下来的三千的饷银又如何解决?”

袁方道:“我可以想办法,你就放心地去安排做就是了。”

袁方都这样说了,茅元仪便不再有异议,他拿起袁方修改过的方案去准备了。

过了两天,蓟辽督师王之臣又把袁方请去了山海关,这一次是出了大事,宁远发生了兵变。

这真是一件大事,袁方马不停蹄地赶到山海关,王之臣也是心急,不等袁方在山海关歇脚,拉着他上了自己的马车就往宁远飞奔。

在马车上,王之臣告诉袁方,由于欠饷,宁远有上万名兵士,在有心人的撺掇和煽动下,纷纷冲出营门,抢掠街市,最后发展到冲击宁远总兵府衙门,把辽东巡抚毕自肃和总兵朱梅抓了起来逼饷。

袁方联想到历史上的宁远兵变,是由从四川、湖广调来的部队发起,主要将领是杨正朝和张思顺。他们先秘密串联,再集中到广武营,会盟歃血,率先兵变。紧接着,其余十三营起而响应。哗变的官兵冲进巡抚衙门,将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从衙门里拉出来,捆与鼓楼之上,对他们逼迫发饷。

毕自肃银库里的确没有银子,一时难以给官兵发饷。

哗变官兵情绪激烈,局面已经失控,他们对毕自肃手捶棍打,毕自肃被打得满脸流血,伤势严重。

好在兵备副使郭广赶来。他一边用身体保护毕自肃,一边同哗变官兵谈判。

谈判的结果是尽快向官兵发放拖欠的兵饷。

郭广想尽了办法筹集到二万两银子发给官兵,哗变官兵嫌少不答应,事件还是不能平息。

他又向商民借贷三万两银子分发给哗变的官兵。

哗变官兵情绪这才稍稍缓和,并且把毕自肃等人放了,混乱局面得以平息。

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毕自肃觉得自己堂堂三榜进士出身、官居辽东巡抚职位,却被一群乱兵捆绑殴打数日,受此奇耻大辱,无颜面对朝廷,无颜面对同僚,于是在自己的官衙内上吊自杀了。

想到这里,袁方不禁担心起现在的毕自肃来,他催促马夫行快一点,早一点赶到宁远,毕自肃的生命就有获救的希望。

然而,当他们赶到中左所的时候,就得到了毕自肃上吊自杀的消息,袁方他们还是晚了一步。

他们快马加鞭地赶到了宁远,王之臣和袁方连总督府衙门都没进,直接就奔着军营去了。

此时的军营,已彻底失去控制,当官的都不敢进来了,袁方走在最前面目视两旁的兵士,他们被袁方的气势所镇住,纷纷向后退让,分开了一条路让袁方一行人进入。

袁方领着王之臣走上将台,王之臣连忙向兵士们宣读了皇帝的谕令,宣读完毕就叫兵士们各自回营。

“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人群散去之后,王之臣问袁方。

袁方道:“先把带头的抓起来,然后再宣布只惩治首恶,余者不纠。此后便可相安无事。”

此后王之臣照做,先是让人把杨正朝、张思顺二人抓了起来。

王之臣又是诱惑又是逼供,很快就从这二人这里把其他人都供了出来,他们是田汝栋、舒朝兰、徐子明、罗胜、贾朝吹、刘朝、奇大邹、滕朝化、王显用、彭世隆、宋守志、王明、宋仲义、李友仁和张文元,总共十五名军官。

王之臣当众宣布这十五人的死刑,并立即斩首。

杨正朝、张思顺举报有功得以宽大。

王之臣没有食言,当众宣布其他参与此事的兵士无罪。

这次兵变不是所有部队都参与进来了,被马世龙、何可纲所掌控的中军不但没有参与,而且还一直处于警戒的状态,以防鞑子的突袭。

王之臣把在这次事件中严重失职的中军部将吴国琦杀掉了,以警示后人。

事件处理的结果与历史上基本吻合,兵变平息,袁方也没有必要再留在宁远,等王之臣留下来处理后面的事情,他先行返回了遵化。

这次兵变看似轻轻松松就这样解决了,其效应却是深远的。

这次兵变平息得很快,快刀斩乱麻地杀了十几个人,其余的人都不再追究。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宁远兵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