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末小进士>第二百六十五章 栽种红薯

送走王之臣不久,袁方接到京城送来的消息,原司礼监秉笔大监王体乾,把三联地产的份额全数转给了袁方,三联地产是袁方和张之极以及王体乾三人共同拥有的公司。

在京城的袁枢代表袁方签收了这笔财产的交接文件。

王体乾回家养老去了。

他是个当之无愧的阉党,本身就是个太监,为何能够全身而退,轻轻松松地回家养老?朱由俭不是对阉党大开杀戒吗?

他不被朱由俭问罪,还要感谢袁方,当年是袁方将他秘密引荐给朱由俭的,他替朱由俭办过几件差事,相当于弃暗投明,所以朱由俭放了他一马。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王体乾做了阉党的内鬼,给朱由俭提供了铲除魏忠贤的有利情报。

虽然为朱由俭立了一功,但是他也不便在宫里继续呆下去了,回乡养老是他的最佳选择。

王体乾跟袁方的关系也是不错的,他有这样的结局,袁方也心慰了。

天气越来越热,转眼就到了五月份,修城墙的工程遇到了大麻烦,南段的工程在施工的时侯,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坍塌。

这部分的坍塌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如果要修膳这段城墙,势必会超出南段工程的时间和预算,由于坍塌的面积很大,大约有七八丈宽,这超出的预算可不是一点点的问题了。

茅元仪马上禀报了袁方,袁方去现场查看了一番,原因是新塌的墙,其内部的泥土早已被雨水掏空,只是没有被发现,由于施工中的振动,导致了坍塌。

“这是好事呀!”袁方看过以后对茅元仪道,“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避免了今后战斗中的被动。你一定要保证质量把这段城墙修好。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如果超出三万的开支,我会补齐的。”

茅元仪跟了袁方不是一天二天,对于“质量”这个新名词,他早已熟知其内涵。

袁方的财大气粗,更是让茅元仪把纠着的心放了下来。他深深地体会到,跟着有钱的老板干活就是爽,什么事都可以摆得平。

处理完了南城墙的事,袁方决定去一次庄园看看。

这一天,他坐上马车,在张从、宋献策的陪同下,来到了自己的农庄。

这个农庄现在有一千亩耕地,一座仓库,二所宅院。

三十六门红夷大炮就存放在这里的仓库。

这里有七十三户农家,他们都是袁方的佃户,在这里种地不用向朝庭纳税,只要交组给袁方。

袁方来这里是查看农户种红薯的情况的。

这第一批红薯袁方只发放给了其中的十户农户,他在这十户农户家走了一圈,他们还没有开始栽种,他便在此做起了农艺师的角色,亲自指导农民们选种和栽种。

选好薯种就把它们埋在地里,埋的时候不能太深,上面铺上一层松土,然后再淋上水。

袁方告诉这些农户,等红薯长出了绿绿的藤叶,就可以将藤叶剪下来进行大面积的栽种了。

红薯大约在九月份就可以有收获。

袁方在这里等到十户农户把红薯全种下地里,才放心地离开这里。

毕竟是第一次栽种,他要把好质量关。

回到城里,袁方就接了一份圣旨,其内客是要从遵化的银库中,拿出三万两备边银调往辽东。

袁方骂道:“这是哪个王八蛋给皇上出的主意?朝庭没有钱就来找下面要。”

话音刚落,有人出来应声道:“这是下官向皇上进的言。”

还有人前来认帐,袁方看着来人并不认识,于是问道:“你是哪位?”

一旁的杜应芳连忙介绍:“这位是皇上派出督办银两的,兵部武库司督学主事李埏。”

袁方想起来了,这位就是向朱由俭献七款之计的李督学。

“李督学是吧?”袁方问。

“正是在下。”

袁方又问:“你进城时难道没有看到正在修膳城墙吗?”

“看到了,这又如何?”

袁方提高了声调:“王八蛋,看到了还来找老子要钱?老子现在还缺银子呢,正准备上疏皇上,拨三五万银子下来用用。”

李埏阴笑道:“我可听说了,遵化可是存有八九万两银子的备边银。”

袁方反击道:“道听途说的东西你也信。我说你家中藏有百万斤私盐,现在本府就上奏皇上,让锦衣卫去你家搜一搜。”

这个年代文官家里谁不藏点什么,要不然靠那点死薪水,家人都养不活,还怎么可能妻妾成群?就拿袁方来说,他的农庄里面藏有那么多的红夷大炮,你这是想造反吗?但是,如果没人查也没人问,那就一点事都没有。

袁方说要去查李埏家,这话可把这位督学吓得不轻,就算你家没有私盐,查出你有来历不明的收入,这也够你喝一壶的。所以他急忙改口:“在下的确是听了他人之言,才妄自猜测,还请袁大人恕罪!”

袁方冷若冰霜道:“既然如此,还不快滚!”

“我滚,我滚。”

打发走这个讨钱的货,袁方总算舒了口气。

这个时代的信息交流还不是很畅通,特别是朱由俭才刚上位不久,对于哪里有钱,有多少钱,他心里面还没有底,特别是具体到一个府的银库还剩余多少,更是没有人向他去说清,谁也不会冒傻去告诉他自己有多少库存,天启年间全靠太监替朱由校监管,现在朱由俭严厉地打击了阉党,文官集团只会蒙骗朱由俭,比如历史上的袁崇焕,怎会对你说实话。<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五章 栽种红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