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踢开永乐>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亚人与英格兰人
他的背影,一直到他从院子里彻底消失才收回目光。这时一个黄头发的人走进来,用英语对他说道:“阿隆索,你刚才与克拉维约都谈论了什么?他是否已经为卡斯蒂利亚如何让明国皇帝接受咱们的请求而做好了计划?”

“你刚才不都已经听到了么?怎么还来问我?”吉哈诺笑道。

“你们是用卡斯蒂利亚语进行交谈,而我的卡斯蒂利亚语很差,只能听懂一些单词,根本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这人回答。

“我现在仍然保持我的观点:王后陛下应当派出一个懂卡斯蒂利亚语的英格兰人来担任使臣团队的副使,而不是你。”吉哈诺道。

“可我是整个英格兰唯一有同异教徒打交道的经验的人,而且根据你重复的明国皇帝的英语发音,和我的发音也最接近,我最容易博得明国皇帝的好感。”这人对于吉哈诺这么不客气的话并不在意,说道。

“真不理解,为什么当初教导明国皇帝英语的人会用你的家乡口音。浓浓的乡下味儿。”吉哈诺又道。

这个黄发之人,就是凯瑟琳王后派出的原籍英格兰的贵族,名叫詹姆斯·丘吉尔,来自马尔伯特家族。当然他本人是家族旁支,只是一个男爵继承人,而且因为他父亲在仍在进行的英法战争中表现不好还有丢掉爵位的可能。这次凯瑟琳王后派人回娘家找人出使明国,他为了立功保住自家的爵位甚至得到提升,主动提出出使。经过筛选,因为他说话的口音与吉哈诺复述的允熥说英语的口音最接近,击败了其他竞争者,成功得到这个出使的任务。

“好了,请不要拿我的口音取笑了,虽然它并不好听,但它是明国皇帝说英语的口音,这就足够了,它就有了意义。”詹姆斯·丘吉尔转回一开始的话题:“你刚才与克拉维约都谈论了什么?”

“哥泽来滋告诉我,不论是联姻还是结盟,成功的可能性都很低,最多达成一些其他合作协议。”吉哈诺说道。又将克拉维约列举的理由和这个黄发男子说了一遍。

“什么,明国人竟然有这么奇怪的风俗和文化习惯?我从前接触的异教徒完全不是这样的!”詹姆斯·丘吉尔惊讶的喊道。

“你在与明国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丢掉自己过去形成的对异教徒的印象,赛里斯人完全不同于你之前接触过的异教徒。你一定要多了解赛里斯人的禁忌与文化,如果你不小心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导致外交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你一定要多读哥泽来滋写的日记,对你快速了解赛里斯人很有用处。”吉哈诺严肃的说道。

“我知道了。”詹姆斯·丘吉尔也变得严肃起来。这个他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立功的机会,他自己也不愿轻易失去。那很可能代表着他将变成骑士。

“其他的我就先不多说了,我也饿了,要先吃饭。三天,我给你三天时间,将哥泽来滋的所有日记都读一遍,了解明国的文化,之后再去城中的大街小巷实际感受一番人文风情,之后再扮做哥泽来滋或伯鲁涅夫斯基的侍从,看看他们与明国的官员和贵族如何说话,贵族礼仪是什么样子的。之后就是接受明国礼部的礼仪培训。等这些都做完了,就能面见明国皇帝,也能在他面前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必担心触犯他了。”吉哈诺嘱咐道。

“好复杂。”詹姆斯·丘吉尔先感慨一句,然后在吉哈诺吩咐过侍从从番馆仆役那里将午饭拿过来后,又对他说道:“阿隆索,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这么信任克拉维约?”詹姆斯·丘吉尔说道:‘我无意冒犯你与他的私人感情,但国家利益不能用私人感情来决定。从主的纪年1404年起,他已经在明国境内生活了七年,生活方式也极大的明国化了。他刚才和你说的这些话,会不会是出于维护明国的利益说的?而非事情的真相?”

“詹姆斯,你想的太多了。首先,克拉维约还是很倾向于卡斯蒂利亚的。今日他去城门迎接咱们的时候,还和我说将来要返回卡斯蒂利亚,这样的人怎么会维护明国的利益?”

“这个,我相信他不会欺骗你,但或许他在明国待久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自己当成了赛里斯人,下意识维护明国的利益。我觉得,不应该将克拉维约夫人与孩子送到明国,那样至少他在卡斯蒂利亚国内还有牵挂。”

“这一点,你说错了。他们夫妻已经分别九年,即使是再深的感情,分别时间久了也会淡化。我真的很庆幸他们夫妻都有一丝斯拉夫人血统,还有斯拉夫人的性情,不然克拉维约应当早就在明国另娶一个妻子,生几个孩子了。我虽然不知道他有没有与女人有性关系,但从他敢于将夫人接回府内,至少没有娶妻,这就足以见到他的深情。既然他是深情之人,那么必须将他的妻子与孩子送到明国。如果不送,他一定会觉得卡斯蒂利亚在利用他的妻儿逼迫他;反而将他的妻子与孩子送过来,他会心怀感激,为卡斯蒂利亚尽力做事。”

“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自己当成了赛里斯人,下意识维护明国的利益,我认为也不太可能。明国对于咱们这样长相的人是歧视的,他在明国不会有归属感。总而言之,你说的不太可能发生。”

“对不起,我冒昧了。”詹姆斯·丘吉尔忙道。

“你不用道歉。你不了解克拉维约,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很正常。”吉哈诺笑道。<


状态提示: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亚人与英格兰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