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胡马>第18章 换届在即,谁都有一本小九九
委压力大一点,但做得好,就是帮了周书记。”刘贞吉说。

谭阳春连连摆手:“我谭阳春哪有这样的能力,刘部长千万替我把关。”

刘贞吉笑道:“别吓到了,周书记还不一定看得上你呢。不过,说实话,你要去计委,也不容易。陈乐山资历不比你嫩吧?”

谭阳春嘴角一撇:“上次省长来平安,林岗老百姓拦下省长告状,雪地下跪,娄子捅破天,县里还把这么好的位子给他?”

刘贞吉说:“评价一个干部要全面、辩证,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陈乐山的确捅了大娄子,林岗的面积、人口、经济也不如向阳。但京九铁路开通后,林岗作为全地区离京九铁路最近的乡镇,抢抓机遇,发生了很明显的积极变化。何况,地委领导出面替他说话了。当然,这不是板上钉钉。在中国,没到手的东西就是空的!”

谭阳春不吭声,用眼瞟袁晋鹏。

袁晋鹏站起身,对刘贞吉说:“老师,您来平安这么久,我们还没有请您吃过一顿饭。择日不如撞日,晚上一定给我们机会。您看,请哪些人一起来?”

刘贞吉想了想,说:“其他人不必了,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吃饭,不喝酒。”

袁晋鹏一副神秘的样子:“老师,晚上这个地方包您满意。”

刘贞吉上了他们的北京吉普,袁晋鹏觉得诧异,心想,组织部的桑塔纳可能要换人开了。吉普车开出县委大院,驶入平安大道。十几分钟后,吉普车开进一条简易砂石路。路不长,约摸两百米。路尽头是一片竹林,竹林后面是一座一百多米高的小山。

下了车,刘贞吉发现竹林掩映间是一幢飞檐高耸的仿古别墅,别墅前面是一口三、四亩水面的鱼塘,别墅右侧是几畦菜地,大蒜、甘蓝菜、萝卜菜……,一片翠绿。

刘贞吉问:“晋鹏,这是什么地方?到这里吃饭?”

袁晋鹏说:“老师,您知道柳申吧,这是他的家。”

刘贞吉当然知道柳申,虽不熟稔,却也见过几次。每逢大会,周秋水的讲话材料由柳申把关——尽管柳申已退居二线。周秋水上任时,县委办公室准备的材料三番五次修改仍不能过关,无奈之下,只好请柳申出马。谁料,经柳申稍作修改,直接过关。自此,每逢重要材料,必请柳申润色把关。柳申并不触及材料的整体框架,无非在材料大小标题上做文章,使之优美工整,朗朗上口。柳申曾担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部长。通常,县委宣传部长理所当然是县委常委,柳申因读大学时参加过造反派,被认定是造反起家的人,县委常委职务一直批不下来。尽管如此,柳申的品行和学识还是赢得广泛尊重。

“柳申什么时候开了餐馆?”刘贞吉问。

“他不是开餐馆,熟识的朋友来喝茶、喝酒、聊天,多少付一点成本就行。”袁晋鹏说,在前面引路。

刘贞吉微微一笑:“听说有一个什么柳申语录。”

谭阳春说:“听过一些,很深刻。譬如谁官大谁有理,还有领导的私事就是我们的公事,而且是头等大事。”

“还有呢,不怕群众意见大,就怕领导印象差。密切联系群众不如密切联系领导。有钱能使官推磨,推得不好再推过。”袁晋鹏补充说。

刘贞吉说:“好像还有一个什么几个一点,太消极了!”

袁晋鹏想了想:“哦,是这样说。能吃吃一点,能拿拿一点,能玩玩一点,事少做一点。不过,这句话最早别人说的,经柳申转述后流传开来。”

说话间,他们穿过院子进了客厅。这是一个硕大的客厅,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五十平方米。客厅大,陈设却简单。迎面中堂悬挂着一幅古画,画中几个天真的儿童在树下嬉戏,落款题写“时逢丁卯春三月望日子祥张熊”,古画两侧是一副对联,上联“无事在怀为极乐”,下联“有长可取不虚生”。客厅左面是一组沙发和一台电视机,墙上挂着书法横幅,内容摘自王羲之兰亭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客厅右面是品茗区,一套茶具,四条藤椅,墙上悬挂当地书法家的条幅:“一方朱砚作耕稼,卖字收钱付酒家。闲来携书林下读,清风明月是生涯。”

这时,柳申的小姨子邱姨出来和袁晋鹏打招呼,直接把他们带进靠近品茗区的一个房间。房间门框两边各挂一块竹制条匾,匾上阴文雕刻,内容分别是“矮纸斜行闲作草”和“晴窗细乳戏分茶”。房间里放了一张四方桌,绕着方桌放了四条高靠背木椅。东面墙上也是一幅书法横幅,正是《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刚刚坐定,邱姨问:“袁镇长,你还是喝碧螺春吧,其他几位呢?”

袁晋鹏为他们点了西湖龙井。

刘贞吉说:“晋鹏,看来你是这里的常客啊。”

袁晋鹏点头:“这里不对外营业,朋友一起吃个便饭、喝个茶。最初喝茶免费,人多以后,大家变着法子给钱,恰好柳申的小姨子闲在家里,干脆专门操持这些事。这里幽静,前有池塘,后有竹林,是喝茶的好地方,周书记、谢县长来过几次。”

谭阳春感叹说:“我真是


状态提示:第18章 换届在即,谁都有一本小九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