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新安郡王见闻录>240.第二百四十章 明修栈道
大概也是如此罢?舅父应该早有安排才是。”

无论是杨谦或是郑勤,都出身于世家子弟,朝中并不缺父祖辈的提携。他们之所以在校书郎之职上待了三四年,无非是因为太过年轻暂时没有合适的好职缺,而且校书郎也可笼络各种各样的人脉。如监察御史这样的好缺,确实难得一见——谁都想进御史台——毕竟这可是一战便可满朝闻名之地,说不得连圣人都会注目呢。

杨谦刚开始自然也以监察御史作为目标,还曾想过借着巡视外州的时候,暗中再拉拢一些官吏。不过,经过杨士敬的敲打之后,他不得不按捺住自己的野心勃勃。毕竟,杨美人若是生下皇子,他们家便是实打实的外戚。若是动作太大,难免引来其他人甚至是圣人的警惕,那便十分不妥了。

不过,可惜的是,杨家人翘首以盼数个月,杨美人今早生的却是四公主,而非三皇子。杨家虽私下庆祝了一番,但到底心有惋惜。就连老谋深算如杨士敬,都险些控制不住心底的失望了。

想到此,杨谦挑眉笑道:“想不到,这种时候他竟与我如此相似。致远,实不相瞒,阿爷想让我入中书省。”中书省乃决策机要之地,门下省乃审核封驳之地,尚书省乃实务执行之地。若论起亲近圣人,给圣人参谋要事,则非中书省莫属。右拾遗、右补阙这样的言官且不说,起居舍人、中书舍人、通事舍人等无一不是御前要职。

“中书省?恭喜表兄,日后定然前程似锦。”王子献面上笑容真诚无比,心里却暗惊道:看来,杨家是想与圣人亲近起来,博取圣人的信任,为以后的小皇子开始铺路了。

不过,以杨谦如今的品阶,青云直上担任中书舍人、起居舍人等要职是绝不可能的,便是右拾遗、右补阙亦是从七品的言官,连越数级也颇不容易。中书省低位官职较少,唯有主事是从八品下,但一般是流外官转任,需要处理的事务十分繁杂。杨家应该不至于与流外官抢官职罢?

当然,再仔细想想,杨美人生了四公主,或许圣人龙心大悦的时候,顺带也会给杨家些微恩宠呢?不过是从七品的言官而已,右拾遗、右补阙的职缺也一直空着一两人,就为了以防不时之需。

杨谦掩住自得之色,举杯道:“你比我先行一步,岂不是更该好生贺一贺?不仅年纪轻轻成了监察御史,而且还得到了圣人信重。我远远不如你,日后说不得还须得靠着你提携呢!”

两人相视而笑,各怀心思地仰首饮尽酒液。丝毫不见默契,只见暗中的风起云涌。

“不知表兄想要举荐的,又是何人呢?”

“不是别人,正是程九思(程惟)。”

“原来是九思。”王子献微微一笑,眼中含着兴味,“看来,表兄与九思果然相交默契。”郑勤与杨谦可真是心有灵犀,难不成做对手久了,便能猜得对方的心思么?郑勤绝不会不知杨家将给杨谦准备更好的职缺,却偏偏……

呵,真有趣。

“若非九思这般的才华横溢之士,想必致远你也看不上眼。”杨谦笑道,“更不可能助你一臂之力,是也不是?”

“确实如此。”王子献微微颔首:原来,是想让程惟来与他争夺圣人的宠信?倒是好算计。便是他不举荐程惟,想必杨家也会寻其他人举荐。而如程惟这样的年轻甲第进士,也正好是圣人想提拔的对象,区区监察御史,不过是手到擒来罢了。

至于为什么特地告诉他,或许只是杨谦想进一步确保他会警惕程惟、防备程惟,最终二人绝不会化解误会惺惺相惜,只能成为暗中的对手。

一个两个,使的都是离间之计,真不愧是劲敌。


状态提示:240.第二百四十章 明修栈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