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新安郡王见闻录>117.第一百一十七章 京中传言
只是不知,暗中推波助澜的人又有何打算?他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将他推出来引起杨谦的怒火,最坏的下场便是他灰飞烟灭,而杨谦大约也再不复昔日翩翩佳公子的形象。

呵,谁能从中获利?

王子献的目光落在正含笑往此处行来的郑勤身上。这位郑郎君得中状头之后,举止仿佛比过去温和许多,昔日那种似有似无的尖锐之感消失得无影无踪,看上去也更通晓人情世故了。当年他因杨谦风头太盛之故,退避一年复又一年,这才重振信心夺取状头。然而,同样是状头,甲第与乙第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他仍是被杨谦牢牢地压制住了。

或许,正是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嫉妒与不甘,才改变了一个人罢。昔日坦坦荡荡指摘杨谦虚伪之人,如今却变成了同样虚伪之人,何其有趣?

仔细说来,王子献其实并不愿猜测这些流言皆是郑勤所推动。但,联想到郑勤近些时日的言谈举止——丝毫不提他与杨谦早已摈除旧怨交好,委婉地、主动地给他转达这些流言,诸般试探;趁着这种时候举办文会,又不声不响地将他与杨谦皆邀过来,仿佛期待着他们在文会中发生冲突——如此种种,不得不令他多想几分。

杨谦可知这些流言皆是郑勤的手笔?若是他有所察觉,却依旧来到这次文会,又意欲何为?若是他并不知情,给了作为主人的郑勤如此颜面,日后得知真相,又会作何感想?啧,这似乎也很有趣。

“子献,几年不见,风采如旧。”郑勤行至跟前,含笑着环视众人,“某郑勤郑勉之,见过诸位。”许是因出身荥阳郑氏之故,在报出名号时,他依旧带着几分矜持之色,却并不令人反感。

“郑状头何须如此多礼,某等不过是一介白身,如何承受得起?”王子献微微一笑,回以叉手礼。

众文士听他提起郑勤的名号,立即纷纷行礼问好。无论如何,对方既是主家又是状头,就算方才有些疏忽,只顾着招待杨谦杨状头师兄弟,顾不上其他客人,亦是情有可原。何况他们都是意图登第的举子,日后这位年轻状头便是官场中的前辈,又是高门子弟,自然应当好生结交才是。

彼此见礼之后,郑勤方在王子献身边盘腿趺坐:“方才远远见你们说得十分畅快,不知正在议论什么趣事?”

“不过是说些旅途见闻罢了。”王子献含笑回道,“郑状头若是有兴致,不妨也与我们说一说?”

“我所居之处,也不过是荥阳与长安罢了。论起见闻,委实不如子献你。”郑勤轻轻一顿,方答道。他自幼便以考取进士科状头为目标,拜得名师后,日夜苦读不辍,何曾有甚么空闲游历四方?

于是,王子献便转开话题,主动向郑勤讨教起了策论与诗赋以及省试的经验等等。郑勤于此道颇为精通,自然滔滔不绝,看似几乎是倾囊相授,很快便博得了周围文士们的好感。众人皆围拢在他身边,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话题也皆围绕着他,而王子献也不过是诸人中的一位罢了。此情此景,足以令他嘴角边的笑容更深切几分。

不久之后,王子睦悄然而至,低声道:“大兄,杨师兄想见你……”

杨状头之邀,自然不能不赴。王子献遂向郑勤告罪:“某且去见一见杨兄,稍后再回来聆听郑兄的指点。”

闻言,郑勤脸上多了几分关心之色:“若是杨兄有甚么误会,你便差人来唤我,我替你向他解释。”

“不过是些虚假的流言罢了,杨兄能误会甚么?郑兄尽管放心便是。”王子献笑道,拱了拱手之后,便随着王子睦离开了。而郑勤瞥着他们兄弟二人的背影,唇角轻轻地勾了起来。


状态提示:117.第一百一十七章 京中传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