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黑眼圈起来相送。

临走时大光郑重地拍着温扬的肩,“队长,粮食的事情就拜托你了,一定要搞定!”

“……”温扬已经不想提醒他明明这是他该去搞定的事情了……

魏晨光背上早已经收拾好,装了满满行李的登山包,而尸鬼就只带了一把曾经属于卓禹,被卓禹给了桑田桑田又给了他——不,是他自己拿过来用的唐刀。

他跟桑田连道别都没有,只是稍稍举了一下唐刀,说了一句:“这个我拿走了。”

“嗯,路上小心。”桑田同样不想道别,好像一道别就要正视从此分别的事实,她情愿装作尸鬼只是随随便便出个门,也许哪天就会回来了。

尸鬼和大光一走,温扬立刻又投入到卖力的动员借粮的行动中。

就算村长已经明白了形势,知道这粮是不得不借而且就算有借无还也只能认了,但村民却不会管那么多。他们只知道自己家里的人都吃不饱,而且马上就要过冬了,这个时候拿不来物资还要他们白出粮食那自然是不愿意的。

就算县城本来跟村里有协定,每月村里供应粮食换来技术和物资,但现在县城不只是元气大伤,他们根本连县城这个阵地都放弃了,工厂什么的想要夺回地盘恢复生产,在村民眼里看来那简直是虚无缥缈的事。他们觉得反正就算县zf真的带着人迁过来了,只要村民死守地盘和粮食就是不让,那些人又能怎么着?

温扬只能和村长以及少数几个干事挨家挨户的跑,做各种将来县城恢复元气重新发展产业之后会给补偿的承诺,但画饼充饥怎么比得过眼前的多吃一口饭。

村长是心急火燎,村民什么都不管,万一县城了人来了真的乱起来,到时候操心的还不是他。一大群饥饿的人有多可怕,到时候闯进村里把村里人生吞活剥了都不是不可能。

在不懈的劝说之下明白了这一点的人不是没有,但大部分人不肯出粮,少数这些人就算明白也生怕自己吃亏,凭什么只有自己出粮去让那些不出粮的也跟着高枕无忧呢?何况这少数的杯水车薪也根本不够,到时候要发生点什么,自己家的存粮可就比别人家少了很多了。

最后村长气急了,末世这半年操的这些心上的这些火一股脑地涌上来,三分病七分装地搁挑子不管了,闭门在家里谁也不见。

谁知道他这一搁挑子村里人还急了,本来天塌了有高个顶着,现在高个的躺倒了怎么办?

他们是越在家寻思村长的那些话就越觉得心惊胆战,一群人嘀嘀咕咕一合计,竟然反过来找村长求他无论如何不能不管。

村长也趁机狠狠地端了一把架子,让村民一再保证从此以后在村里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任何人不许再质疑他的决定——尽管他自己也知道这种保证根本维持不了多久,事情一过这些人估计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但至少下一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些人能长长脑子,好好想清楚再发表意见,省得随随便便就瞎嚷嚷着反对。

这一回因为是自己省过劲儿来的,接下来粮食的征收就容易了很多。有那么几乎死扛不交的,光是邻居亲戚的口水就差点淹死他们。

这种时候要吃亏大家一起吃,谁也别想跑!

这次桑田家倒是多出了不少的粮食,索性空间里搬出来的物资把地窖塞得满满的,他们干脆把所有的陈粮都清出来贡献了。

村里负责筹粮的人是温扬,他隐瞒下了具体的数量,所以村里人只知道桑田家出粮出了很多,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私下一面把桑田家当做想要当榜样的冤大头,一面却也越发邪乎着桑田家到底有多少粮食,哪儿来的这么多粮食,难道吃也吃不完的吗?

这让因为蔡婆子死去多时大家渐渐淡忘的“蔡婆子效应”又慢慢的浮现,实在让人不敢小看了这家人。

总算这次的借粮总算是平安度过,牛窝子村上上下下的村民都诚心祈祷着县城那些人快点度过这次危机,早点夺回阵地重返县城恢复生产,千万别再来下一次了!

感叹之余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追忆和肉疼那些没有换来任何物资的粮食,因为很快,入冬后最后一季粮食的收获就在眼前了。

借着入冬后依然二十度的高温,这一季粮食也算是平安成熟,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收割,晾晒,打谷,碾压——因为脱粒机数量有限,只有一些早期贡献过粮食换机器的人家有资格排队使用,其他人家依然还是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工脱粒。这让那些出过粮的不免有些优越感,想着掏出去的粮食总算还是有回报的,连带着对这次借粮的肉疼也少了不少。

桑田家地少收的粮也少,加上使用机器的资格是排前的,前后也只忙活了一天。

收拾完自己家的粮食他们就开始帮忙陈奶奶家,毕竟陈奶奶年纪大,郑雯雯又已经大腹便便,家里只有牛辰生这么一个不算壮的壮劳力。而他在城里已经好些年,做的都是办公室里的工作,要不是男人天生的那点力气撑着场面,干起活来搞不好连玉姐都比不过。

陈奶奶家刚回来的时候家里没粮,自然也没有使用机器的资格。而石碾子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村里把所有的石碾子统一收上来外借。这种时候牛辰生自然是抢不过村里那些身强力壮的老爷们和泼辣的七姑八姨,最后借是借到了,但只借了最笨重难拖的一个。

村长的儿子好心帮他把


状态提示:第四九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