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官道之平步青云>第六十一章 犀利的反击

合阳。幽静古朴的兴海路。一如既往的静谧。

蒋思庆坐在藤椅上。静静享受着从窗外透进來的阳光。初春的阳光似乎还透着一抹寒意。可坐在有暖气的室内。却仍然觉得浑身都是懒洋洋的。一动也不想动。

蒋思庆今年已经六十了。再过两年就要退居二线。多年來的宦海生涯令他是身心疲惫。

曾经他和一位同僚亲如兄弟。互相扶持。可就为了某一个市长的位子。这位他一直以來奉为自己人的这位同僚。却突然摆了他一道。差点将他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让他对政治有了更深的感悟。斗争也就更是不折手段。这也让他。一步步从一个不名一文的小子。成为了如今叱咤风云。随便一跺跺脚。就能引得华川政坛乱颤的省委副书记。

可现在。随着年龄一天一天的增长。身体日渐衰老。变得力不从心。蒋思庆对于权力的yù_wàng。也日渐淡漠。和那些舍不得放下手中权力的人不一样。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每天享受自己的宁静。平平静静地过完这两年。然后光荣地退休。什么尔虞我诈。什么勾心斗角。都和他再沒有什么关系。回到了居所。他就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省委副书记。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阳渐渐偏西。光线也有些暗淡下來。门铃却响了起來。蒋思庆就皱了皱眉头。和前些年不同。他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清静。不喜欢有人來打扰自己。许多人吃过闭门羹之后。來的人也就渐渐少了。

很快。他听到了李妈出去开门的声音。甚至还听到了些许说话的声音。也沒太当回事。有李妈在。自然会提自己挡驾。不是万不得已的事情和重要的客人。他并不想见客。尤其是在工作之余。

可沒一会儿。却又见李妈走了过來。有些期期艾艾地说道:“蒋书记。东屏的小郭來了。”

蒋思庆眉头皱了一下。嘴唇抿起。然后挥挥手道:“让他进來吧。”

“哦。”李妈就应声出去了。

不多时。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來。正是时任东屏市市长的郭旭峰。不过此时的他。沒有在东屏时那种龙骧虎步、啸咤风云的气势。反倒是神情中透着谨慎而拘束。在省委副书记面前。他这个市长。委实算不得什么。

看到坐在藤椅上。笑意满面的蒋思庆。郭旭峰刚想招呼。却见蒋思庆微笑着指着对面的小圆凳。对他说道:“坐吧。”

郭旭峰就有些诚惶诚恐地坐了下來。虽说比起平日里坐的办公椅和沙发來说。这个小凳子又小又硬。坐起來极不舒服。可此刻。他脸上却是表现出极为满足的笑容。

“小郭啊。怎么有时间过來看我。來合阳出差。”蒋思庆就笑呵呵地问道。

严格來说。郭旭峰和蒋思庆并沒有多么深厚的交情。不过以前郭旭峰曾经在蒋思庆的老家任过职。对于蒋思庆的家乡人和亲戚。自是多有照顾。而也以此为契机。拜访过蒋思庆几次。蒋思庆对他这个年轻有为的干部。印象也还不错。

“是啊。”郭旭峰就笑着说道:“來省里开会。过段时间。合阳这里不是要搞华博会吗。我们东屏也打算在博览会上。向全川乃至全国推介我们东屏。争取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嗯。不错。”蒋思庆就点头说道:“现在执掌一方。就像是经营企业一样。要懂得包装和推广。不把优势展示出去。又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项目和投资呢。不过啊。这经济发展。也不能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必将给地方带來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

蒋思庆这话也是有感而发。其实他以前在地方执政的时候。同样也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追求gdp数据的最大化。甚至为了引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说。还不惜牺牲当地的环境和民众的健康。也是这些年來。到了现在这个高度。看问題的角度和思路。才有了些转变。

“是啊。万事都有度。必须要遵从其原有的规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为了经济建设。就付出其他方面的惨重代价。”郭旭峰就顺着蒋思庆的话说道。

“呵呵。你们东屏这几年挺不错的啊。经济指标是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等到高速修好之后啊。发展还要更迅速。”蒋思庆就笑着说道:“你们杨书记。可是很有魄力的一个人啊。”

郭旭峰脸色就有些难看了。可随即又笑着说道:“是啊。杨书记有很多想法。”

“再多想法也要变成现实才有意义。要不然就只是空想。”蒋思庆说道:“咱们华川的经济发展。原本就因为地域问題而有所滞后。想要打破这种桎梏。就需要更多这种具备开拓性思维。敢想敢干的领导干部。”

郭旭峰心里就不由在琢磨。蒋思庆这话。是不是有些敲打自己的意思。他怎么从來不知道。省里对于杨卫国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思忖了片刻。郭旭峰就小心翼翼地说道:“蒋书记教诲得对。不过地方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纪委工作组在东屏的调查。搞得是人心惶惶的。这样下去。工作就不好做了。”

“不做亏心事。就不怕鬼敲门。有什么好怕的。”蒋思庆就不悦地说道:“要是照你这么说。那咱们还要纪委來做什么。我看啊。现在咱们的许多干部。就是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郭旭峰被蒋思庆这一席话说得是面红耳赤的。可随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犀利的反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