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老公的双重身份>第六十一章 英国游(2)

“老公,这就是大英博物馆吗?”季云看着眼前的建筑,不住的感叹道。

“是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发起的战争中掠夺得来,主要受害国家包括希腊、埃及及中国等。,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筑,十分壮观。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6年后正式开放,原来主要收藏图书,后来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其中不少是仅存的珍本。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数量之多,大英博物馆盛不下,只得分藏于各个博物馆。目前,埃及文物馆是其中最大的陈列馆,有7万多件古埃及各种文物,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物馆、东方文物馆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腊罗马、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炎希像季云介绍了大英博物馆的历史。

“就是说,在这里不光可以看到外国的正藏品,还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正藏品喽!”季云听炎希这么说,她的反应也很快。

“是的,这些中国的文物,基本上都是当年八国联军炮轰圆明园的时候,抢过来的。”炎希对当年的历史很是唏嘘,虽然他是英国人,但是,是中国的孤儿院把他养大的,他从小到大都是在中国,所以,对当初侵略中国的国家很是反感。

“老公,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没人再敢欺负我们国家了。”季云对这段历史也很感触,但当时的中国的确是不强大,的确是任何人都可以欺负,好在,中国现在站起来了,他们才可以有这么好的生活,人要往前看,只有不断的进步,才能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国家。

“恩,你说的对,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不要在说这么伤感的话题了,我们进去吧!”炎希很快的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他是来游玩的,不是来感怀的。

“恩。”季云点点头,牵着炎希的手走进了大英博物馆。

当季云踏进大英博物馆,她和炎希就直往中国馆冲,当看到眼前的藏品时,她惊呆了。“英国国家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然而,这仅仅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

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

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炎希为季云一一介绍着其中的藏品。每一个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历史。

季云听着炎希的介绍,也感染了炎希的情绪,但她很快的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对炎希说道“老公,我们去其他地方游览吧!”

“为什么,不是还有很多东西没看吗?”炎希不明白的问道。

“我觉得,我们这次到英国是来玩的,大英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但不适合现在的我们,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价值连城,但也有一段血泪史,或许,等子仁大一点,我们可以带他来,让他知道那段历史。”季云建议到。

“好,就听你的。”真是善解人意的可人。

炎希和季云走出大英博物馆,往下一个景点走去。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英国游(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