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网络游戏>猎清>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战锋烟起
为首的联盟,他都不会加入。

一句话,如果欧洲真有战事,大华国跟美国一样,都将以中立国的形式不参与任何联盟。这个回答,让德意志放心有些失望,却让英俄方面长松一口气。

经过长达半月的艰苦谈判,大华国没给出任何补偿,和平收复香江。这意味着,被英军殖民多年的香江,也正式回到大华国的怀抱当中。

部队进驻,海军接管,一切显得紧张有序。而收复当天,几趟开往沙俄的物资车,同样从东北出发开往沙俄首府。整车的粮食跟物资,让沙俄的局势似乎也稳定了不少。

看到国内的局势趋于稳定,沙俄方面也感叹,应该要象大华国学习,建立稳定的粮食战略储备政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受制于人。

事实上,被沙皇任命的政府主官,政治上依靠铁腕政策维护沙皇专制,残酷镇压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者。经济上实行寡头资本主义政策,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

这样的施政方针,虽然实现了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其掠夺性私有化改革的极端不公正,底层民众并没有太多从经济的发展中获利。

反而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私有财产遭受损害,社会不满度急剧上升。失业率居高不少,很多百姓跟工人,对于沙皇的统治,国内同样也是民怨四起。

若非沙皇对军队的把控力不错,只怕沙俄早就乱起来了。而远东方面,并非沙俄的固有领土,在这执政的贵族官员,更是横征暴敛,引起的反抗也是一波接一波。

用刘兴华的话来说,沙俄也就差一把火,就能把整个沙皇推向覆灭的边缘。大华国真正要提防的,还是海军跟陆军实力,都得到急速扩张的岛国方面。

得到英法方面的资金援助,又在东南亚几个岛国进行殖民统治,岛国现在的实力,还是恢复到与大华国交战前的实力。始终未动,也是觉得没必胜的把握。

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就在英军交还香江的统治者,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为借口,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时间,凑巧的令人难以置信。可欧洲的大战一起,大华国突然实行的战备,反倒随香江的收复,又重新结束战备状态,一切似乎又恢复平静。

随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而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岛国等国。整个世界,顿时变成一个火药桶。

唯有美国跟建国仅有四年大华国,反倒置身于事外,宣布战争中立。这种情况,让两个联盟战线,都开始拉拢两国,希望将其拉到自己的战线。

可对刘兴华而言,就算大华国要参战,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参战。面对各国领事的争相邀请,还是以建国不久为由,很干脆的拒绝了两个联盟的拉拢。

当然,刘兴华并非什么允诺都没有,早年生产的大批军用物资。也开始以很实惠的价格,一船船运往两个联盟战线国。换取到的,自然也是真金白银的好处!

这对一些生产军用品的国营工厂而言,无疑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机。而与大华国一样,闷声发大财的还有美国。可相比大华国的物资价格跟质量,美国还是要稍逊一筹啊!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战锋烟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