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始于1990>第838章 扩大内需

付编辑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证实最近传出来的苏伟的移民谣言是否属实?/p

他也很荣幸能够得到宏伟集团的允许,获得采访苏伟的机会。/p

全国媒体,《财经》应该是最先得到了准确的消息。/p

苏伟不会移民,从他的语气能够听的出来,他也不可能移民。/p

有两句话,在付编辑脑海里挥之不去。/p

一句是:“移民的都是小老板,生意人,不是企业家,企业家身上有很重的胆子!”/p

另外一句是:“五千岁月似流沙,不枉魂魄入华夏!”/p

付编辑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表现得很平静和苏伟交流,他内心已经用两个字来总结了苏伟面对流言的回答——震撼。/p

是的,在他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生涯里,还从未有过能够激发他内心深处那股身为中国人骨子里的骄傲的感觉。/p

苏伟两句话带动了他的情绪。/p

付编辑已经清楚了苏伟的态度,接下来准备的问题显的很多余了。/p

他微笑着起身和苏伟握了握手,“苏董,我很少钦佩一个人,你却只用几句话征服了我!”/p

苏伟谦虚道:“无论你的人生发生什么变化,有一点永远不会变,身体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p

付编辑握住苏伟的手,明显加重了些许力气。/p

“感谢你!”他沉声道。/p

“能够接受你们的采访,也是我的荣幸!”苏伟谦虚道。/p

付编辑急切地要回京城赶稿子,就连苏伟请他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两人都表示遗憾。/p

付编辑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道出今天的采访内容。/p

不仅仅能够消灭那些可笑的谣言,还有很强的爱国教育作用。/p

苏伟坐在办公室。/p

他对今天的采访非常满意。/p

他说出的话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是都是他发自内心的感受,没有半点故意做秀的意思。/p

第二天,《财经》实体杂志和微博官方账号同时发布了对苏伟专访的新闻内容。/p

微博上,一下子被顶到了热搜。/p

《企业家杂志》,共青团官方,《人民x报》,《新浪财经》……等等多家官方和社会性媒体都转发了相关内容。/p

苏伟的那一句诗,被很多网友摘用。/p

关于他移民的消息不攻自破。/p

网络上一片好评。/p

“苏伟讲的对,移民的都是小老板,不是企业家!”/p

“这才是企业家的样子!”/p

“五千岁月似流沙,不枉魂魄入华夏,太震撼了,我心潮澎湃。”/p

“苏董,好样的!”/p

国内的民营企业家们也加入讨论,转发微博并且主动@苏伟的私人微博,写到:“我们与你同在!”/p

到了晚上,除了苏伟本人的专访维持在热搜上之外。/p

另外一条“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爱国精神”也等上了热搜。/p

传播正能量。/p

正确引导了正在学习奋斗的青少年们。/p

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p

苏伟晚上回到家里。/p

他听见自己的儿子苏秦,不断的在重复一句话,“五千岁月似流沙,不枉魂魄入华夏。”/p

苏伟露出了笑容。/p

黄文静说:“儿子看了你采访的视频,在学你,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记住了这两句诗!”/p

苏伟抱起苏秦,朝他脸上亲了两下,嘱咐道:“儿子,永远记住这两句话!”/p

苏秦手里拿着挖掘机点了点头。/p

“好,我们吃饭!”/p

抱着儿子坐在了饭桌上。/p

……/p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很大。/p

宏伟集团的海外贸易金额大幅度下降,在苏伟预测范围之内,同时也在宏伟集团的可控范围之内。/p

总部会议上,人事部经理提出人事整顿和裁员的提议。/p

苏伟直接否决了。/p

他说:“宏伟集团还没有到需要用裁员所省下来的钱来运营公司,那点钱对公司来说,只是九牛一毛。/p

如果现在裁员,等到经济回暖的时候,人才出现空缺,又拿高价去请人吗?”/p

人事部经理闭口不言,他心里是为了公司着想,从眼前的经济形势看,确实人事配置有些冗杂,但是董事长讲的也对。/p

经济萧条是暂时的,各国政府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活跃当地经济市场。/p

相对来说,实体行业的冲击算比较小的。/p

正如董事长所言,利润损失在可控范围之内。/p

苏伟提到:“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在于扩大内需,中国的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扩大内需,适当减少出口才是真正应该做的。”/p

众人点头,董事长的思路很正确,现在国家政府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扩大内需,刺激国内市场,企业更应该如此。/p

市场部老李提议,“董事长,出口产品在减少,我们可以将没有出口多余的库存用来做优惠活动,优惠比例控制在产品出口关税之上一点。”/p

苏伟点头,“老李的想法非常不错,各部门配合市场部。/p

宣传部这边,围绕宏伟集团15周年庆,回馈消费者的口号去做宣传!”/p

“我知道了,董事长!”杨慧点头道。/p

财务部老齐说:“活动资金控制在100亿范围之内,盈利状况都会很理想!”/p

苏伟道:“按照老齐的标准去配置。”/p

“明白!”/p


状态提示:第838章 扩大内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