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因为唤魂和换魂都是要尽量避免被一般人看见的诡异手段,为了保护大诚的叔叔,神棍阿宏要求他先回家去。叔叔虽然还是很担心,但既然神棍阿宏已经展现出胸有成竹的态度,这才揪着心离开。曾孙仲康因为还要照顾仲康老人,傍晚十分就已经回家去了。树爷爷自认没有再留下来的理由,决定去往自己该去的地方,瓜头将其送走后,因为实在疲惫,魂魄不稳,附着在玉坠中休息。

说完这些,神棍阿宏说道:“诚诚,你在幻象中见到的那些情况里,我最在意的就是那面鼓,从你的描述中可以断定那是阴阳聚散双面鼓,简称双面鼓。”

“这个鼓很有来头吗?”

神棍阿宏解释道,自古以来双面鼓都不是稀缺的玩意,总能在古籍中找到有人利用双面鼓引鬼降鬼的事迹,好像但凡是个有本事的人物就能得到且随意操控。双面鼓的一个面为阴,配以鼓点可以吸引阴鬼前来。另一面为阳,辅以鼓点可以震慑阴鬼。由于双面鼓不是稀缺玩意,几乎每一个时代的各种大神都有,随着传承的不同,鼓点也不尽相同,但作用基本都是一样的——以阴为引,以阳为刃,阴阳结合,无往不利,这几乎成为双面鼓的广告。

听完阿宏叔对双面鼓的介绍,大诚这才明白幻象中的意思。那个陌生男人就是用鼓的一面吸引阴鬼,再用另一面加以制服。不过令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还要把其中一部分阴鬼塞进嘴巴里吃掉,另一部分用绳索锁走?神棍阿宏思考着说道:“倒是有活人吞阴鬼的情况,但是极少,而且吞阴鬼不像吃苹果,拿起来就可以放进嘴里,而是需要一整套复杂的方式方法。可是你说你看见的那个陌生男子就是简简单单的捡起来就吞,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个陌生男子不是人,也是鬼。”

“唔,鬼吃鬼啊?”

神棍阿宏低声说道:“过去闹饥荒还有人吃人的易子而食呢,鬼吃鬼有什么好奇怪的。”

大诚傻乎乎的琢磨了一下,说道:“人吃人是因为饥饿,鬼吃鬼是因为什么呢?不会也饿吧?”

神棍阿宏说道:“鬼需要的是维持魂魄的气,你见瓜头吃过东西吗?他有你提供的气,就可以稳稳当当的存在于此。”

“那么那个陌生男人为什么要吃鬼呢?”

神棍阿宏摆摆手,说道:“咱们暂且不提这个,说说刀山火海吧。”

大诚瞪大眼睛,说道:“阿宏叔,我这辈子一定做个好人,做个大善人,死后绝对绝对不入十八层地狱!天啊,只是个刀山火海而已,可真是能把人疼死、烤死。那个陌生男子就是翻过刀山去的火海,虽然我没有在火海里看见他,可就是觉得他去了那里。”

“你又是怎么回来的呢?”

大诚羞臊着挠挠头,说道:“我怂了…我站在刀山的山顶上看着远处的火海不敢过去,犹犹豫豫的磨叽了好一阵子,后来有人在我身后推了我一把,还说犹犹豫豫的,想好了再来,然后我就往下跌落,最后就回来了。”

“你知道是谁推你的吗?我是说即使你没有看见,但是说话的声音熟悉不熟悉?”

大诚摇摇头,说道:“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可是脑子很乱,根本想不起来,就像想不起来梦里的某个细节一样。”

神棍阿宏没有再问什么,只让大诚好好的休息。当天晚上,大诚做了一个梦,梦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耳边不断传来击鼓的声音,和刀山上陌生男子击鼓的节奏一模一样。第二天,大诚满脑子都是鼓点的节奏,无论干什么,脑子里面也都是,根本就忘不了。他觉得有点不对劲,将事情对阿宏叔说了,神棍阿宏对此却是一窍不通。当天晚上,大诚又做了一个梦,依然伸手不见五指,依然耳边生出鼓点,只不过和前一天的不同,这次的鼓点有了变化。第二天清晨,大诚的脑海里出现两种鼓点,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将节奏表达出来,以他头脑的蠢笨程度,能干出这种事简直就是奇迹。

神棍阿宏意识到这是那个阴鬼身份的陌生男子在表达什么,无奈他对鼓点一窍不通。院子外面传来曾孙仲康的说话声,神棍阿宏将其招呼进来,把对于鼓点的困惑说了一下,饱读诗书古籍、野史轶事的曾孙仲康当机立断的说道:“不就是鼓点吗,有据可查的。”

16.

原来曾孙仲康在太爷爷的藏书中读过相关的记载,他立刻跑回家将书取来。不过书中介绍的鼓点包括历朝历代,有的用于祭祀,有的用于战争,有的用于表演。神棍阿宏考虑了一下,说道:“去看看吕纂所在的十六国时期是怎么运用鼓点表达意义的吧。”

大诚将两种鼓点的节奏表示出来,曾孙仲康将其翻译成对应的古代汉字与符号。对于不是专业人士的曾孙仲康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借着这个空档,大诚问道:“阿宏叔,难道您认为那个陌生男子就是皎熊命的祖师爷吕纂?”

神棍阿宏说道:“之所以让你以魂魄的方式接触河底的石棺,正是因为皎熊命和水牢灾的原因,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你嘴里的祖师爷吕纂,如果非要确定一个方向,那么肯定就是从吕纂开始。”

曾孙仲康说道:“依古籍所示,十六国各有各的鼓点,吕纂是哪个国家的?”

“后凉。”

曾孙仲康认真的翻阅古籍,因为古籍保存的不太好,有些文字已经相当的不清楚,曾孙仲


状态提示:【8】鼓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