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第一驸马>第557章 是朕杀的还不够多

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关宁面容阴沉。

粮价已经涨到一石近六两的程度,这简直就是天价中的天价。

二十万石粮食投放下去,连个水花都没有溅起。

有人在恶意屯粮,利用大军出征鼓吹谣言制造粮荒,借此来操纵粮价上涨,以牟取暴利,除了这种情况,关宁再想不到其它。

战争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确实存在,但人为作恶也同样存在!

查!

一查到底!

关宁神情充满了冷峻。

花星河,派出锦衣卫详查在京主要粮铺,重要的是其背景。

是。

带着阴柔之气的花星河成了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

隆景帝时期,他就是督武司的司首,同时也经常配合参与皇城司的案子,对这一套颇为熟悉,是合适的人选。

天一楼被他全面接手,一部分进了锦衣卫。

另一部分武功高强者,则是成了大内侍卫。

侍卫长就是原天一楼大师兄苏修远。

京兆府联合户部对街市走访,调查更深层次的背景,给你们两天时间。

是。

几人应着匆忙离去办差。

关宁眼睛微凝了起来,他在想这背后是何人所做,是何人所为?

在京的皇亲国戚都被清了个干净,余下的世家贵族们难道还有这个胆子?

还是朕杀的不够多!

竟然在这个时候给他上眼药。

这般想着,关宁又开口道:去把杨素找来。

成敬忙着安排人去通传,不多时,杨素就来到了御书房。

拜见陛下。

免礼。

关宁看着他问道:近日粮价飞涨的事情听说了吗?

听说了,臣下正准备跟陛下禀报。

杨素开口道:此事发生后,臣下立即去询问确认,这事情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指的就是现存的世家贵族。

以云威候罗光宗为首,在其组织之下还捐献了十万石粮食,已经移交户部,这是名册,请您过目。

杨素呈递了上来。

关宁详细看着,这些家伙们可真有东西,竟然捐出了这么多。

不过这也说明其态度。

现在是很老实了,根本不敢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尤其是给了他们五十个讲武堂学员名额后,更是不同以往。

恩威并施起作用了。

不是他们?

还能是谁?

关宁大概知道了,不过具体如何,还要等调查结果

你了解日晟昌吗?

大概了解一些,不过臣下并未直接参与。

那也有间接参与了?

杨素微微一怔,不知该怎么说。

别在意,朕只是随便说说。

杨素略松了口气。

日晟昌其实就是皇庄,是当时勋戚们一起开办,这是隆景帝默许的

关宁对此也有了解。

皇室直营经营的产业就是皇庄,当然也不会直接叫这个名字,而是普通命名。

皇庄带头,勋戚跟随,再有那些巨贾们参与,然后对百姓薅羊毛。

关宁详细了解过,负责跟皇庄对接的就是宫内司礼监的专职太监。

隆景帝的内库就有一部分是由此充盈。

他听冯元说过,这皇庄所赚的钱,大部分的钱,还不是被皇庄拿走了,而是被勋戚,巨贾们分了。

也就是说隆景帝其实就是个冤大头,是被人家借着招牌谋财,自己反而没落多少。

这里面水很深。

因为隆景帝不直接管理,所负责的专职太监早被贿赂收买,给他报的都是假账。

这冤大头。

关宁也实在无语,若是真赚了钱,那他接收的内库可能更多。

即位后,关宁对皇庄日晟昌进行了查封,结果发现无论是钱财储物都没有多少,账上基本都空了

关宁跟杨素说着此事,便问道:你知道这些钱物的去向吗?

虽然查抄那些勋戚们让他收获颇丰,可实际上他们应该有更多的财富。

想想大康延续多少年就知道了,一代一代的积累,那该有多大的财富?

像申国公高廉,其祖上是开国国公,代代世袭,跟镇北王府是一样的

应该是被送去了南方。

杨素开口道:新罗城一役后,当时上京就就弥漫起了很大的恐慌,毕竟把自身安危放在梁国,谁都觉得不太靠得住,那时就掀起了一股南迁潮,最严重之时,澜沧大运河上船拥而堵!

普通百姓自然不着急,当时陛下仁义之名已经传开。

杨素不着痕迹的拍了个马屁。

随即又接着道:但那些勋戚巨贾们慌了,一旦上京失守,他们多年积累的财富可能付之一炬。

所以他们提前转移了财富?

对!

杨素开口道:那些人早已留了后手,而且当时南迁的呼声很高

明白了。

关宁深吸了口气。

南方!

此刻他的两眼都在放光,在他的眼里,南方就是一个巨大的宝盆!

不能再等了,若这几日南边还没有具体消息,他就要采取措施了。

隆景帝当时为了应对战时所需,从南方筹集到了八百万石粮食。

杨素接着道:只是那批粮食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运来。

真有八百万石?

关宁带有狐疑之色。

没有八百也有六百,其余那些应该是被经手之人贪污了。

杨素开口道:当时的情况跟现在差不多,上京也是粮价飞涨,卡着粮食进不来,粮价就不会下跌,后来应该是时任太子萧政跟


状态提示:第557章 是朕杀的还不够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