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从古装悬疑剧开始>第241章 这才叫抗战剧
的《新白娘子传奇》相比又差了点感染力,和集大成者《西游记》相比,更是一落千丈,简直不像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

由此这位大V得出结论:要么李浔只是在《历史的天空》挂了个名,实际上这部剧的编剧另有其人,要么李浔在前几部作品里已经耗尽了自己所有的才气,今后就只能一步步走入下坡路了。

对此李浔本人没有回应,自他成名以来,每天碰他瓷的人多了,他总不能全都回应是吧?前世听过一篇相声,说比如有人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精选煤,水洗煤不行。

如果那科学家拿正眼看这人一眼,那他就输了。

在李浔这里同理,这群所谓的专家明摆着就是来碰瓷的,如果李浔但凡回应一句,那他就输了——这群人就盼着李浔回应呢。

这种事不用李浔出手,李浔的粉丝就能骂对方不敢开评论。

但同时所有人都明白,包括李浔的铁杆粉丝:《西游记》这种级别的作品,写出一部就足以吃一辈子了,中外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作家全都算上,有哪个大家名下能有两本这种级别的作品?一部就能消耗掉一个天才几十年的精力了,何况是两部!

所以要求李浔的每部作品都有《西游记》的水平,那纯粹是神经病要求。

外界所不知道的是,李浔倒是确实想过要再写一部优秀的作品的念头,不过他现在要忙新电影的事,因而暂时时间不够充裕罢了。

第二天,观众们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等《历史的天空》的第三四两集。

不知不觉大家已经喜欢上了这部不一样的抗战剧,姜大牙这样的主角大家都觉得很新奇。

姜大牙因为作战勇敢当上了小队长,于是军阀作风发作,抢了一个小战士的新鞋,政治部主任张普景知道后找到了杨庭辉司令员。

杨庭辉主动道:“姜大牙这个事我知道了,这个姜大牙实在是个野汉子,甭往心里去啊!”

张普景道:“这样的人啊,他就不配做革命战士,他就是一个泼皮无赖啊,你看啊,没有思想觉悟,没有纪律观念,这样的人和鬼子打仗敢拼命,和自己的人也敢拼命,老虎屁股摸不得,我认为这样的人不该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

杨庭辉道:“你的这个心情我理解,可是你别忘了,姜大牙刚刚加入我们这个队伍,不能像对待老战士那样去要求他吧。”

张普景:“如果有问题就迁就,那我们党的力量去哪了?我实话说吧,我虽然从江淮军分区调来不久,可是我明显感觉到我们这支队伍纪律涣散,这是我的真心话,姜大牙就是典型例子,这样的人如果不改造好,对革命是有害的。”

杨庭辉道:“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你这句话说道我的心里去了,但是有些问题吧也得两说着,你说我们现在这个队伍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农民、窑工、文盲、半文盲,人家国民党说咱们是土包子,可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呀?是抗战,是打仗,我们只能是在完成主要任务,在打仗的过程中慢慢地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仗不能停吧?仗是停不下来的!”

张普景:“老杨,我想在我们的支队当中,就是在支队的全体干部当中,开展一次政治信仰教育,大力宣讲《共产主义宣言》,要让我们的每一个干部都知道革命的性质、纲领,和目的,树立起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抱负。”

杨庭辉道:“革命的理论当然要灌输,但是,我们的麒麟山是革命的初级阶段,你现在去给姜大牙他们这些人去讲什么信仰、主义,你说他听得明白吗?他听不明白他就不买你的账,他不买你的账,他不买你的账你说我们这个仗要怎么打?没人怎么打仗?”

张普景:“那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杨庭辉道:“不能啊,我们必须要批评教育他们,我觉得倒不如我们去多讲一讲日本鬼子是怎么掠夺我们的财富的,怎么杀害我们的父老,怎么糟蹋我们的姐妹,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此来激起他们的斗争激情,我明天就去找他,好好的和他谈一谈。”

这段对话让无数的观众陷入了沉思。

有的认为杨庭辉司令员接地气,会教育人,也懂得教育人,也知道主要矛盾,懂斗争策略,是个不可多得的好领导。

也有人认为张普景虽然看起来有些教条,但同时他的身上有着极其坚定的信仰,而这股信仰正是我党从弱到强的根本所在。

也有人说杨司令和张普景主任都是对的,干部队伍中这两种人都不能少,但掌舵的还是要是杨庭辉这样的实干派。

总之这段本应该是枯燥的对话却引起了网友们的剧烈讨论。

第二天,姜大牙和朱一刀说他要找战士认错,朱一刀猜说杨司令肯定熊姜大牙了,姜大牙不承认,还指着脚上的新鞋说杨司令送他的。

朱一刀最了解姜大牙的性格,所以根本不信姜大牙会认错,没想到姜大牙还真就当着所有战士的面,正儿八经的向战士阿根认错了。

朱一刀对姜大牙刮目相看,姜大牙将杨司令教育他的话说了,朱一刀说怎么听着姜大牙还是被熊了,姜大牙说熊了,绷着脸熊的,但杨司令说的有道理,有道理咱就要听。

姜大牙在之后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官很快,后来和窦玉泉副司令比试拼刺刀,被窦玉泉打的没有还手


状态提示:第241章 这才叫抗战剧--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