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洪武年间小神医>第三百零五章: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再说这事了。

……

来到新学学堂大门外,陈松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将揣在怀中的那张名单取出,走了进去。

新学学堂的课程安排仿照后世,后世有寒暑假,这个时代也有。

不过,这个时代的寒暑假相较于后世来说都非常的短暂。

因为这些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可言,所以必须要加班加点,抓紧时间的向这些学生灌输知识。

所采取的方法也都是填鸭式教育。

填鸭式教育在后世备受诟病,不管怎么说,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提高学生知识的最好办法。

能够进入新学学堂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工匠子弟。

他们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阶级,所以学习起来,要比普通人更加努力。

那个努力的劲,陈松在后世都不曾多见。

对于这些工匠子弟来说,读书真的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走进新学学堂之后,陈松将参加考试的学生集中在了操场上。

陈松站在这些学生的最前方,大声的朗读着,他说给朱元璋的那些话。

同时给这些学生大声的解释着什么叫做吏员,解释着他们以后有可能所做的工作。

至于成绩排名,陈松让人抄录了一些,分发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毕业的事情,通过考试的人可以回家了,在家时刻等候消息,不能通过考试的,就接着学习。

完成了所有事情之后,陈松回了家。

进入书房,开始书写给朱元璋的奏折。

此时的老朱也没有闲着,他将朱标和朱雄英找了过来,在御书房中开着家庭会议。

在朱元璋的面前,朱标父子俩没有坐的地方。

两个一个站在朱元璋的左边,一个站在朱元璋的右边。

朱元璋坐在最中间,手中端着一杯热茶,热茶热气腾腾,水蒸气不停的往外冒着。

朱元璋细细地呷了一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大孙。

“今天把常青找了过来,他给俺说了一些事,不知道你们两个是怎么看的!”

朱元璋说着话,将今天陈松所说的那些大差不差的重复了一遍。

朱标听着朱元璋说的这些,不由得皱紧的眉头,开始沉思。

说起来,朱标对陈松的那些理论,了解的倒不是很多。

朱雄英平时里也会经常给朱标说这些东西,可朱标毕竟是儒家礼学之人培养长大的,在接受度方面远不及朱雄英。

但也不能说他的能力不行,论起能力,朱标还是很有分量的。

朱雄英的心里倒是有了结论,可自己的父亲还没有开口,现在要是说的话,有些不尊敬。

过了好久,朱标开口说道:“父亲,孩儿觉得,常青的说的有几分道理。

如果抛开其他的不管,抛开各种各样的成本,孩儿以为这个办法很好,不管怎么说,这个办法非常好。

只怕……”

说着说着,朱标开始担心起来。

朱元璋问道:“只怕什么?”

“父亲,自古皇权不下乡,就怕……”朱标说了一半。

朱元璋明白朱标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害怕当地士绅反扑。

“怕当地乡绅吗?呵呵,俺设立的里甲制度,不就是皇权下乡吗?里甲制度再加上这个,到时候,就算是当地士绅有什么别的心思,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或许,俺还可以给这些基层的官吏更大的权利,让他们监察知县知州,要是知县知州有什么不法事,或者欺压百姓,可以直接禀报朝廷,禀报给俺。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要是不用考虑其他方面……”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五章: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