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556<晋江文学城独发>
往自己脑门上扣,帽檐挡住了俩人半张脸,但是帽子毛茸茸的又软又滑,俩人笑眯了眼,从炕上站起来,握着胖爪子抬手作揖,还一边吸溜着口水道,“撒油!撒油!”

就连翟耀辉都扯了扯嘴角,杜奶奶她们更笑的肚子疼,这俩小子会来事的本事跟芽儿小时候有一拼。

大人笑,俩胖娃娃也跟着傻乐,倒是不清楚俩胖娃娃德行的孟老爷子他们一边乐呵,一边也有点摸不着头脑,撒什么油啊?

“这俩胖小子说的是英语!洋鬼子说谢谢就是三克油!芽儿在家的时候,有时候就教他们念洋文。”杜爷爷怕孟老爷子他们都听不懂宝贝孙子的洋文,赶紧解释了一句。杜爷爷为了学英语可是下了功夫的,像三克油,还漏,这些记了满满一小本子,就等着宝贝孙女等以后带自己出国旅游呢!

翟爷爷连连点头附和,虽然以老爷子的身份随便出国不大可能,对学洋文没啥动力。但杜爷爷平时总三克油,还漏的嘀咕,多多少少也能说俩英语单词。

翟耀辉扭头偷偷清了清嗓子,李爷爷和杜家小爷爷也都假装嗓子不舒服,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就是芽儿这样的名师也不一定能出高徒!

胡添树和孟德柱察言观色,多少能猜出来杜爷爷‘三克油’的解释可能不靠谱。不过,杜爷爷还真唬住了孟老爷子和胡添树媳妇,原来连杜家老爷子都会洋文啊!

这俩虎头虎脑的胖娃娃连中国话都没学说全呢,就开始学洋文了?孟老爷子是越看越喜欢,见虎子他们的帽子戴在俩胖娃娃脑袋上,三晃两晃的就掉下来,不由拍了一下脑门,小丫头说过自己手巧,这次过来,自己还特意给小丫头做了一顶狐狸皮帽子,边角料还做了两顶小一点皮帽子,正好能给俩胖娃娃戴。

孟老爷子是急性子,赶紧喊孟德柱去外面把那四个大包袱扛进来,那四个包袱里边,都是给翟杜俩家带的土特产。

刚才,席间自己刚说一句要住旅馆,就被几位老大哥给批评了。而这大院子看着确实够敞亮,孟老爷子也不多客套直接做主住下,不过,土特产得赶紧送出去!怎么也是自家的一番心意。

杜爷爷他们并不知道孟德柱他们千里迢迢还扛过来这么大四个包袱,往客厅里一摊,差点吓坏杜爷爷他们。

而四个包裹里边,确实货真价实的土特产。

榛蘑,松子,木耳,榛子这些还不算稀奇,熏得油亮的野兔子山鸡,几挂东北红肠,两条还冻的硬邦邦的狍子后腿,俩刮的干干净净的野猪腿,还有六只宰杀好的大鹅。

三天两夜的火车,放肉食的大包袱被胡添树挂在车外面,现在肚皮还冻的硬邦邦的,新鲜的很。家里几位老爷子一看,才刚吃完午饭,却还差点馋的流口水!虽然家里没有断过山货野味,但这么正宗新鲜的还真不容易吃到。

这俩包裹里装的东西都是些走亲访友的土特产,剩下那两包裹装的就五花八门,当然,有好几样也是有市价!

孟老爷子解开几张皮子,小心翼翼的拿出来皮子里果蔗的瓶瓶罐罐,“这一罐是獾油,这一瓶里边装的是夜明砂,这一瓶是望月砂,另一瓶是五灵脂。那边几个瓶子里泡的是蛇胆。对了,还有半截鹿角……”

“这些都是入药的东西!俺寻摸着大闺女在城里想淘换也不方便,平时多就留点心,专门给闺女留着呢!”孟老爷子记得很清楚,大闺女在山里自己家住了几天,从乡亲们那里收走了零零碎碎好些东西,就是在民间也都是一些入药的好东西。

芽儿是在家人眼皮子底下长大的,整天捣鼓的中草药杜爷爷他们早都听了一个耳熟。见孟老爷子一瓶接一罐的,软皮子包着箱子,箱子塞着干草,二三十个瓶瓶罐罐没破没烂,真难为从大东北带过来。

单纯这份用心,杜爷爷他们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大兄弟,你看…你……哎!我们啥也不说了,替芽儿那丫头谢谢你们了!还有小胡,小孟,谢谢你们都惦记着芽儿他们呢!”

比起胡添树和孟德柱,孟老爷子要健谈的多,闻言手连连摆的跟蒲扇似的,“老大哥,这一声谢我们可当不起!要不是有小翟和大闺女有主意,大胡和孟子可没今天这腰包鼓囊囊的舒心日子!就连乡亲们都沾了光!这些东西有一大半是乡亲们让俺捎过来的!

还有孟子的腿,用了大闺女给配的药,虽然还有一些瘸,但刮风下雪的就没再疼过!要我说啊,要不是大闺女非建议再来大医院检查检查,正好又赶上小翟和大闺女他们结婚,我们就不专门跑这一趟了!”

吃饭的时候,翟爷爷话一直不多,尤其是每每看到端正魁梧的孟德柱拖着一条瘸腿,心里又酸又痛,真不是滋味。

这会听了孟老爷子的话,不由端出昔日老将军的威严,“哎,大兄弟,你说的可不对!小孟他们都是名英雄,当年部队没条件,现在你们有条件了,咱们可不能再耽误他们了。小孟正值壮年,还能再闯荡一番事业呢!芽儿和耀辉俩做的只不过是他们应该做的!孟德柱同志,胡添树同志,你们俩今天做代表,我向你们这些默默闻的名英雄们敬礼!向退伍老兵们敬礼!”

翟爷爷掷地有声的说完,刷的一声向孟德柱和胡添树俩人敬了一个军礼。

见到抗战时期时就是赫赫虎将的翟老将军,孟德柱和胡添树俩人刚才那顿饭也都吃的比较拘谨,虽然不同桌,但跟老


状态提示:556<晋江文学城独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