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弟),今天实在是谢谢你们爷俩啦。”娘俩同时开了口,不过,这称呼有点乱套。

杜爹见闺女一出手,就止住了病情,心里那叫一个自豪。不过,嘴里却谦让道:“老嫂子、大妹子,你们也甭客气,谁让俺家闺女是个小大夫呢。不过,不是俺自夸,别看俺闺女年纪小,就她这一手本事,十里八乡的没人能赶得上”杜爹一说到自己闺女,那话茬就停不下来。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自己对人家娘俩的称呼有点乱了辈分。

芽儿收拾好自己的小医箱,见爹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忍不住打断道:“爹,小弟弟没事了,咱们也该回家了。奶奶他们还等着咱们吃饭呢。”

意犹未尽的杜爹,这时才想起来闺女还没吃午饭呢。“老嫂子,那俺们就先告辞啦,往后可得把孩子看好了。对了,俺闺女说过这井水最好是烧开后再喝,说这井水里又啥寄生虫啥的。”杜爹不顾这娘俩挽留吃饭,起车子就走。不过,在临走之前不忘科普一下自己半瓶子晃荡的卫生常识。

目送着芽儿他们离开,看见桌子上一包包的药,年轻妇女才突然想起来,连忙对老大娘开口道:“娘,坏啦,咱们都忘了给人家大夫钱呢。”

“没事、没事,忘了给就忘了给,等晚两天让你大哥给人家送篮子鸡蛋过去就行。”老大娘笑眯眯的回答道,“人家清河湾的几个小大夫,都不怎么收钱的。”

“娘,这是真的吗?要是真的就太好了,这十里八乡的老乡都沾光。不过,这小姑娘看着也就比大毛大两三岁,这看病的本事却一点都不差呢。刚才俺都认错人了。”

“这还能有假。现在咱们村的乡亲,谁要有个头疼脑热的,没有去医院的,直接去清河湾找人。这清河湾的小大夫都是跟着张神医学的本事”

过了没两天,果不其然,王狗子提着一篮子鸡蛋给杜家送过来了。没等杜奶奶辞,人家是放下篮子就走,奈,杜奶奶只好提进屋子。

只不过,现在清河湾少了张泽远这个神医,整个暑假郭二栓、王志国他们也都跟芽儿一样,三天两头的要跑出去给人看病。虽然辛苦,但独立行医,却让这几个小大夫迅速成长起来。

尤其是芽儿,她可是几个人当中唯一跟着张泽远学会了针灸的。针灸之术的厉害,早在张泽远还在清河湾的时候,就传遍了十里八乡。上次给小男孩治病时,是芽儿第一次给病人施针。不过,这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所以唯一会针灸的芽儿,比郭二栓他们几个更忙。

整个暑假,芽儿就这么忙碌着。几个哥哥也没闲下来,是在ròu_tǐ和精神上的双重锻炼下度过的。白天干活,晚上学习,辛苦并快乐着。

不过随着芽儿出诊的次数越来越多,杜家的生活水平也直线上升。这天晚上,杜家的饭桌上又是一盆香喷喷的红烧野兔肉,野兔子是昨天一个老乡送来的。

吃过晚饭,李清源腆着肚子,笑着对芽儿开口道:“哎哟,可撑死老头子了。来,宝贝孙女,给爷爷揉揉肚子。”

李清源这副老顽童似的语气,跟几年前温文尔雅、和善睿智的老者形象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李清源享受着小孙女的贴心服务,不由的跟着收音机唱起了沙家浜选段。

只不过,杜爷爷看不过去了,忍不住吃起醋来,“哎呦,这背酸的。芽儿,给爷爷捶捶背。”

芽儿赶紧给李爷爷揉上几下肚子,不得不再去给爷爷捶背。不过没等她捶上几下,李清源也跟着眼红了,“哎哟,这肚子疼的。”芽儿强忍着笑意,再跑到李清源跟前卖乖。

一家人就这么看着芽儿跟个小花蝴蝶似的,飞来飞去的伺候两个返老还童的老爷子。最后还是王奶奶和杜奶奶看不过去,忍不住同时对着各自的老伴开口道:“行啦,你个老不休。芽儿他们明天就开学了,你就不能让孩子好好休息一晚上。”

李爷爷和杜爷爷,各自收到自家老佛爷懿旨,看一眼彼此,在重重的哼上一声。随后俩人异口同声说道:“宝贝孙女,来,赶紧坐下歇歇,累(撑)不着他。”

芽儿强忍着笑意,冲着两个老爷子甜甜一笑,脆声应道:“哎,我听爷爷们的。爷爷们真好,我最爱爷爷们了。”芽儿的一句话顿时安慰了争风吃醋两个老爷子。[

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芽儿不得不顶着同学们惊叹的目光、老师们的欣慰的眼神。谁让她一时间没注意,考个各科全部满分。不过,好在这个年代的学生十分淳朴。这一道道的视线中,大多都是善意、佩服的。

下课后,班级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芽儿的座位旁,都是来跟她取经的。大受刺激的同学,一改以往松松散散的学习态度,严谨了不少。这杜萱瑾同学年纪比他们小好几岁,成绩却比他们好很多,他们也要奋力直追才行。

每次上课,初二二班的老师们看着一个个态度端正认真的学生,大感欣慰。杜萱瑾同学这个典型树立的太好了,现在这学习氛围多好。

自作自受的芽儿,最近这几天,一放学就往家里跑。同学们和老师都太热情,让她有点吃不消。再说了,估计很快恢复高考的事情就能有消息传来,现在一切要以哥哥们为重。

芽儿最近手里的小鞭子挥的很勤快,皓宇兄弟几个从每天晚上补课三个小时,到现在每天补课四个小时。要不是妹妹天天拿好吃的诱惑着他们,再加上妹妹背后的两大靠山,皓


状态提示:111消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