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从选秀回锅肉开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涨价这件事情
,《李焕英》这一年来,就涨了多少成本。

“对啊!”谁料李淼立马就赞同了,还凑上前笑道:“所以我们就想啊,得挣回来。”

挣回来?

叶青咧咧嘴,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院线说的挣回来,其实可能不是什么多吸引人进影院这种事情。因为基本上每年会固定观影的人就那么多,之前各种价格战,补贴战,吸引进来的人群也未见得大涨。

今年,大家更是没有什么精力和金钱,

打补贴战了。

国内影视行业今年一年,能盈利的基本上少之又少。包括天河娱乐,虽然有一个《三枚戒指》票房还看得过去,但是相对于今年整体的支出,也是收益为负数

毕竟就不说年初宣传费全赔了,年末拍《不能说的秘密》,又是大投资。

所以话说回来,要想多挣钱,那就只有一条路了:票价。

叶青安静地看着李淼把话题那边带过去,而这事确实是有用的。

不是有个经典故事么:

有个牙膏厂业绩不错,但是到了一定年份后,增长进入天花板,很难往上爬。

老板拿出奖金寻求解决办法,最后有人提议,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这是因为消费者每天都基本会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开口扩大了1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些牙膏,每天的消费量就自然多出来了。

院线票房也是一样,观影人数固定就那么多,而多数人也就看个一两部。

每张票多些钱,那票房就自然起来了。

“这样的话,电影行业才能挽回损失,也让之后的工作能够继续下去。”

李淼介绍着,这事虽然不太地道,但确实是很多影院都快活不下去了。肉眼可见的,春节档过后,估摸着有半年档期都不会太热:

这是因为,以往每年这些当期都会引入国外大片,来增加票房。

但是现在么,国外的状况基本上还是不明朗的。

所以他继续道:“所以我建议是,这一次大家的票价可以稍微高一些。这样对于影院来说,可以撑过这接下来半年多的时间,然后对于电影这边来说,大家也能多挣点嘛。”

然后又是什么今年提倡的就地过年,很多人都留在了一二线城市。

这种涨价,他们应该能接受。

最后想了想,他又补充一句:“当然了,这事我们提出的,你们肯定有所鼓励。我保证,如果你们能同意的话,我们会优先给加价的电影,多一点排片。”

听这话,三人忍不住都扭头相互看了看,眨了眨眼睛。

嗨,涉及到排片这种事情,那基本上都是大招了。

对方的意思很明显,这是双管齐下啊。

这事,单独来看确实是有更多收益,但影院反倒是有更多收益的那一个:电影嘛,涨价了,不管每家多挣少挣,他们院线肯定是全都挣了。

而对于电影方来说,那就不一定了。

叶青皱了皱眉,他作为主出品方和主发行方代表之一,和几人交换了眼神,道:

“行,那我们明白了。”

这事肯定不是现场就能决定的,李淼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三人,肯定会在之后进行商量,他也着急想得到结果,就点头道:

“那好,那我这边就不打扰了,我们还得去天河谈《唐三》呢。”

“行,那我送送你们吧。”

“不用不用,叶总留步!我们自己下去就是了,主要是盼着啊,早点能回消息”

从来到走,一趟没花了半小时。

不过人家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我想今年的票价涨钱,你们看怎么样?要是行的话,大家就都涨了,而且涨幅还是相当吓人的。

“哎,要是别的片子,可能还是个好事。”

陈祉希苦笑。

徐海也啧啧嘴,道:“是啊,《李焕英》,其实大家也不是那么希望它涨价的。”

叶青点头赞同,不过这事还真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因为《李焕英》如果也按照他们说的,大家都一起每张电影票涨个比如二三十块的,那就不占优势了。

众所周知,《李焕英》是个2d电影。

这种电影,放以前比如它卖30块,那《唐人街探案3》就差不多卖50块,差的还接近一倍。

李焕英票价优势。

同样涨价比如涨20块钱,就变成了《李焕英》50看2d,《唐探3》70看3d,票价优势好像也就没那么大了——甚至这样的情况下,加上《唐探》系列累积的人气,《李焕英》涨价后立马反倒变成处于弱势。

多花20看3d大制作,似乎还是更划算吧?

所以,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还是有很强的不利因素的。

电影票一贵,大家以往看两部电影的,可能就看一部片。

那这部片,可能就不是《李焕英》了。

换句话说:今年的电影市场涨价之后,就会出现大卖的电影大赚,而一般的电影想像以前一样喝口汤,甚至回本,那就难了。

因为今年不少人没有那么多闲钱,肯定是认真选过之后,才买那么贵的票。

“怎么办?但这事也不可能不跟吧。”

陈祉希继续叹气,刚才李淼态度很明显了:

我下一个就去天河谈《唐探3》,而天河娱乐可是个成熟且大型的影视公司。去年又少了叶青这个挣钱的渠道,加上上半年的事情,各种亏损,肯定基本上愿意。

再看看春节档的《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也都是特效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四章 涨价这件事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