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680章再赴窑店

回到酒店房间,李承泡壶茶,给刘明谦和赵永俩人倒一杯,“来来来,压压惊!”

刘明谦接过茶盅,想起骆家洼子惊魂十分钟,忽然哈哈大笑,自嘲道,“原以为我刘明谦天不怕地不怕的,谁成想,刚才那一刻,真的心颤腿软。合着我也是个怂瓜!”

赵永抹抹额头不存在的汗珠,同样心有余悸,笑道,“别说你老刘,我也一样。”

事情不大,即便查到也就罚点款,可进局子这事,毁名声。

李承同样在揉着眉心,呵呵陪笑两声,他依旧在疑惑,彭莉这女人究竟怎么找到自己的踪迹?

“还是阿承你走运啊。”刘明谦这会恢复过来,又开始念叨着,摇头感慨,“只拍卖六件东西,你一家伙扫走三件,还真是走运!”

额,如果这么想,自己还真是挺走运的,嘿嘿笑着。

赵永矮墩墩的,有点曾志伟的感觉,不过他要比曾高出一截,瞅瞅房间四处,问道,“对了,你东西没扔在会场吧?”

这话说得刘明谦一愣,回来的路上,还真没瞧见李承买下的货。

“带回来了,我让阿伟提前送到车上,要不,他也发现不了来警察。”李承摆摆手。

“那私铸钱,还有‘尿壶’……哦,虎子,拿过来,给我和老赵说道说道,为啥买下它?”这疑问,早就存在刘明谦心中。

李承出门,和吴伟说了两句。

没一会,郭重元送来两枚“和同开宝”铜钱和银钱,还有那把青瓷虎子,放在茶桌上。

“这不是私铸钱。”李承取出几张盒抽纸,将其中一枚和同开珎擦擦,递给刘明谦,“这是东瀛奈良朝元明天皇登基时所铸造的铜钱,元明天皇的年号为和铜,当时东瀛通用文字为中华汉隶书,“同”为“铜”的假字,因而为和同开宝。”

我去!这是东瀛铜钱?李承的一番话,俩人茅塞顿开,相视苦笑。

一叶障目啊!咋就想不到东瀛钱币呢?

唐时的东瀛,那绝对是向西看齐——唐朝在东瀛的西侧。他们制作的铜钱,无论是大小、模范,还是风格,参考的就是开元通宝。只是,模仿品就是模仿品,在钱文、铜质上,要差那么一小截,所以才给人私铸钱的错觉。

一念之差,谬以千里。这一贯钱,即便质量差一些,那也是官铸品,绝不是私铸钱所能比的。

“元明天皇?那个姨妈嫁侄子?”赵永的问题,让李承和刘明谦一笑。

这种事在东瀛,那都不叫事!什么外甥女嫁舅舅,叔叔娶侄女,侄子娶姑姑、弟弟娶姐姐,妹妹嫁哥哥……你能想到最乱的,都能在东瀛皇室姻亲谱中,找到最真实案例!

美其名曰,保证血统纯正。

“这东西……在东瀛很好卖?”刘明谦拿着这枚和同开宝,问道。

李承摇摇头,拿起那枚银钱晃晃,“这东西很值钱,我看中的是这五枚银钱。至于铜钱,那是添头白送的。”

这说法顿时引起两人的兴趣,刘明谦问道,“银钱发行量很少?不是说东瀛产银么?”

李承笑笑,拿着这枚银钱在桌上敲敲,声音有点闷,这是银的纯度不够所造成的——东瀛直到明朝时从中国引进“灰吹法”银矿冶炼技术,提高银的纯度,才让银钱真正的流通开来。额,这带来另一个后果,东瀛白银外流非常厉害。

“在东瀛,铜贵银贱两位肯定知道。这样一枚银钱,元明天皇的本意是对唐朝贸易时,一兑一贯钱,也就是一千铜钱,但事实上,这样一枚银钱,在长安只能换取五百枚铜钱,运到东瀛本土,只能换取三百文。”

“元明天皇算是较有作为的女皇,当然不干。于是,在和铜四年,彻底停止‘和同开宝’银钱的铸造。前后算起来,和同开宝银钱铸造,不到两年时间,因而这些银钱,即便在东瀛本土,数量也极其稀少,被誉为东瀛钱币十珍之一。”

尽管李承没说这样一枚和同开宝银钱在东瀛的市场价值,可是,能被誉为“钱币十珍”,价格肯定低不了。他花费六千块,买了五枚银钱,还有八百枚铜钱添头。

啧啧,这漏捡得,让人羡慕却又无可奈何1

现场过百人,大家公平竞争,谁让你知识面没人宽呢?

“这‘尿壶’呢?别告诉我,这也是漏。”刘明谦羡慕嫉妒……拎起青瓷虎子,故意这么问。

“尿壶”三千八,绝对是漏啊!

李承被他的话气乐了,手指点点,“下次去京城,我建议你去国博走一趟,那里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赤乌十四年的青瓷虎子,带年号、制作人自铭文的那种。”

“看过之后,你要是还觉得这是尿壶,那我把它送给你!”

这玩意,不是尿壶,那就是水壶……赵永在旁边瞅瞅,问道,“它是水器?”

“准确的说,它是沐浴用器。”和赵永没接触过,所以李承很客气,也很认真的回答。

“沐浴用器?”赵永和刘明谦都没听说过。

李承微笑点头,“古代没有肥皂,没有精油,富贵人家洗澡想要除污或者香喷喷,怎么办?”

他故意停顿了一会,刘明谦等不及,抢答道,“就用它?”

“嗯。将事先调配好的除虫杀菌的药液,或带香味的花朵汁液,放在虎子里,洗澡时到一点抹在身上,又或者添加在浴桶中。”李承呵呵笑着反问,“你觉得它还是尿壶么?”

古董的价值与使用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尿壶跃升至


状态提示:第680章再赴窑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