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南唐节度使>第224章科举改革

距离徽安府打下睦州一个月后,此时已到了十一月,天气转寒。

徽安府。

因为几场战斗的胜利,使徽安府局势大为改观,俞逊和纪阑正抓紧控制睦州,吴越国没有立刻派兵夺回睦州,虽不知是什么原因,但这对徽安府来说,却是难得的宝贵时间。

北面和南面的唐军如今都退出徽安府境内,西面的宁国军正在备战唐军,无力再攻打徽安府,反而被秦泉趁机劫夺了不少人口。

经过两个多月的动荡期,徽安府终于恢复了宝贵的和平。

这段时间脸上总带着愁容的徽安府百姓们,也终于放松下来,不必担心生活被战乱所毁。经过这次的战事,他们心中对徽安府的归属感也更强了。

府城内商业也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原本因担心战乱不敢来徽安府的商人都不再有任何顾虑。

节度府。

北方唐军退去后,陆原便看到了机会,改革徽安府时机终于到来。

他原本在徽安府的威信就已经十分高了,凭借这次战争,威信更是上升到极点,要想改革,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眼下,他手下还没有形成势力集团,但若长此以往,等自己势力越来越大时,势力集团必然会形成,成为改革的阻碍。

虽说只要有他在,将来改革也依然能够做到,但到时很可能需要杀不少人才能强行推动,甚至包括许多现在很信任的部下。

而现在时机最好,地盘不大不小,外部也暂时稳定,正好将根基稳固,为将来争霸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眼下改革从各处做起呢?陆原十分清楚,国家强大的根基在百姓,自己要想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权,那么着眼点应该放在百姓身上。

而对古代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土地,因此陆原决定实施土地改革。

唐朝的均田制其实已经是很完善的田制,按人头分田,让百姓人人有田可种,也是这种制度,创造了一个大唐盛世。

但后期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朝廷的公田越来越少,大多数田地被穷苦百姓低价出售,被富人兼并。

百姓流离失所,无田可种,这才被迫造反,之后的宋朝、明朝和清朝,田地问题永远都是绕不过去的坎,田地兼并严重,仿佛成为了一个朝代灭亡的信号。

制度是不断完善的,而后世的租田制便是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

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便是田永远属于国家,百姓想卖也不能卖,断绝了有钱人土地兼并的可能。

虽然陆原不能保证这个制度能永远有效,但它至少比之前所有的田政要好,也许将来还有更好的制度出现,不过这就不是现在需要操心的事了。

而要想实施租调制,第一条就是需要将徽安府所有田全部收为公家,这样做势必会让城中一些富人心怀不满,但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改革永远伴随着阻碍,利益既得者永远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利益。

所以才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凭陆原现在的声望,这些富人也仅仅只是不满而已,甚至不敢在外面说出口。

不过陆原也不会平白收取他们的田地,一定的补偿还是要的,不然将来自己攻打其他州县时,那里的豪强士绅害怕失去田地,必定联合起来反抗自己,让自己平白生出些阻力,必须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补偿方面可以让手下官员慢慢商议,拿出一个妥善的安抚方法。

有了租田制作为基础,接下来考虑的便是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眼下财政还需重点放在军事上,因此还不能立刻就建立更多的学校。

不过只要商业和农业能稳步发展,自己手上迟早会有钱的,到时后便可以尝试建立村学了,一开始几个村子建一个,视情况再慢慢增加,毕竟古代生产力不足,教育的发展需要量力而行。

至于人才的选取,自然是科举改革了,当时张德仲提出科举时,外部压力巨大,陆原并不打算改革科举,只想着迅速得到些人才,补充到徽安府体系中。

不过现在不同,外部隐患已经暂时解除,科举改革也可以着手进行了。

想到科举,陆原想起一件事情,在历史中,宋朝曾规定过胥吏不准参加科举。

历朝历代中,宋朝的士大夫集团是最庞大的,他们人数众多,大多数都是挂着虚衔,吃着皇粮,啥都不干。

为了养活这批寄生虫,宋朝财政收入很高,是唐朝的几倍,百姓生活压力极大,为了防止百姓造反,宋朝又不断的向重文轻武、中央集权方向发展,于是中华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对内强势,对外弱势的屈辱朝代。

这些士大夫为了守护自己的利益,不断固化阶级,就是在他们的建言下,胥吏不能参加科举这条制度诞生,这也导致了胥吏们能追求的只有钱财了,他们也因此与普通百姓站到对立面。

官、吏、民三个阶级就这样形成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科举对国家的影响,一个小小的科举政策,就让国家形成巨大的变化,因此科举改革必须慎之又慎。

作为现代人,陆原十分清楚,阶级永远无法消除,自己要做的就是削弱阶级,模糊官吏之间的线,模糊吏与民之间的线。

因此他科举要改的第一刀就是想办法消除官吏之间的线,以前吏员的录取大部分都是地方官府自行录取,录取之后上报就行了。

这也是吏员跟官员鸿沟所在,大家选取的方法都不一样,人家自然瞧不起你了。


状态提示:第224章科举改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