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召唤之天下归一>第六百四十九章:崔浩的小心思
长沙郡王府。

“四叔,你觉得这迁都是不是真的?”众人落座之后,邓泾便着急的问道。

邓纲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是真是假本王还不是很清楚,不过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既然坊间有如此传言,恐怕并非空穴来风啊。”

“那恐怕是真的了,听说这件事还是太子提出来的,真是岂有此理,太子这是置邓氏利益与不顾啊,他还是邓氏之人吗?”一旁的长信侯邓原吐槽道。

“闭嘴!”听到邓原的抱怨,邓瞳训斥道:“太子殿下是你们能够议论的吗?岂不知祸从口出啊!”

“可是六叔,一旦迁都了,那我们这么多年经营的产业就要毁于一旦了,况且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我大邓之都城便在宛城,离开了宛城,这大邓还是大邓吗?我们又怎么能够抛弃祖宗基业呢?因此小侄认为一定要阻止此事。”邓泾说道。

邓泾此言一出,在座之人顿时议论纷纷,不过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迁都。

“好了,都别说了!”邓纲被这些人吵得不行,便开口制止,然后说道:“关于迁都也只不过是坊间流言而已,陛下和朝廷都还没有正式宣告,你让本王怎么去跟陛下说?都别急,迁都不但关乎我们邓氏的利益,其他家族的利益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害的,所以我们不要急着当这个出头鸟,这个时候,当静观其变。”

众人闻言,都觉得邓纲说得很有道理,迁都牵涉各方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的又不止邓氏宗室,还有其他世家贵族,他们又怎么会坐视不管呢?

“四叔,你说我们要不要去探一下其他家族还有那些朝堂大臣的口风?”邓泾又问道,既然不先出头,但是也不能坐以待毙啊,所以邓泾便打算去探听一下其他家族的口风。

邓纲摇了摇头,说道:“千万不要,我们是宗室,注定和其他人不一样,如果你们去接触其他家族的人或者那些朝堂大臣,被御史台知道,少不免会参我们一个与朝臣勾结的罪名的,就算御史台不管,传到陛下耳中,陛下会怎么想?”

“四叔教训的是!”邓泾一听,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宗室与朝臣接触,历来都不为帝王所能容忍的,如果邓泾真的这么去做,那就真的离死不远了。

“好了,此事便到此为止了,本王还有一事要你们去做的。”邓纲说道。

“不知何事?”众人不解的问道。

邓纲说道:“近年来我们宗室人才缺乏,除了桂阳郡王府、汝南郡王府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才的出现,而且两大王府的影响力都是在军中,近年来,我们宗室在朝中、地方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弱了,我们需要尽快的扶持一些人出来,不然我大邓的江山就要被外姓人掌控了。”

“可是四哥,你也说现在宗室里面可用之人并不多,而且大多都是能力平平,陛下的性格你也是清楚的,如果没有能力,不管什么人他都不会用的。”邓瞳皱着眉头的说道,这个道理他们都懂,但是奈何宗室没人才的。

“宛城里面的人当然不行了,我们要靠外面的人了,已故江夏郡王次子邓颂、安阳君府的长子邓备都在外担任太守,都很多年了,也是时候往上提一提了。”邓纲说道。

乾元十九年,邓国灭亡越国之后,置会稽郡、南海郡,但是那个时候,朝堂的大臣都觉得会稽郡、南海郡是穷山恶水,不愿意去,后来邓灏举荐邓颂和邓备,两人也是得到了邓昇的认可,任命邓颂为南海太守、邓备为会稽太守,这一当就是十四年了。

众人闻言,皆点头,他们都险些忘了邓氏宗室里面还有这么两个太守呢,其实邓氏宗室还有一个高官的,那就是担任南阳道刺史的长明侯邓济,南阳道自古以来就是邓氏宗室的自留地,由一开始的南阳太守,到后来额的南阳道刺史,都是由宗室推荐的,就连邓昇也只是由任命权而已。

“四哥放心,这件事小弟会去运作的,说起来他们两个人当年还是太子举荐、陛下钦点的,想来陛下和太子对他们也是有好感的,再说了,为了邓氏宗室,只要我们不是太过分,陛下一般也不会拒绝的。”邓瞳说道。

。手机版网址:


状态提示:第六百四十九章:崔浩的小心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