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擎国>第一百九十四节、无事献殷勤
段时间了,科学知识也乱七八糟的学了不少,不过学得越多越发现,姜田偶尔流露出来的玩世不恭是对这个世界的不屑。

“钢铁的轴承和车架不仅坚固轻便,更重要的是减少了马匹的用量,前朝马政受人诟病,现在一匹马可顶过去三匹,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这好处可太多了!”吴远想的比张环要多,他更知道姜田反对过早北伐,本身就是想等这些划时代的产品问世。

激动了半天的张环又叹息了一声:“可惜这轴承制备不易,现在还不能工业化生产,若是父皇能将北伐的军费用于建厂……”

他还没说完,就被吴远用眼神制止了,示意车里还坐着一个太监呢!而喜子也不愧是皇宫里历练出来的,此时的他坐在靠门口的位置上,低着头斜倚在车厢里,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看上去就和睡着了一样。别看喜子年岁不大,可宫里那么多的故事教会了他如何自保,知道什么时候该装糊涂。

吴远赞赏的看了他一眼,以前没发现这小子还如此机灵。于是他接着张环的话说道:“咱们千里迢迢跑来日本,不就是为工厂、为海军赚钱来的,可见陛下还是重视工业的。”

独自占着一辆马车的姜田,现在也没闲着:“这么说你们俩的老家就在这京都的附近了?”

“是的老爷,那只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其中一个汉语学得比较好的连忙回答。

本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京都的风物,不成想这俩人竟然是一个村子出来的,这也是因为姜田从没有关心过她们,否则不会漏掉这么重要的信息,顺便说一句,这艺妓将脸上的干粉擦掉后,容貌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漂亮,这种身材矮小、姿色平庸的女人,在姜府实在是不引人注意。

京都,一个无论是名字、建筑格局、文化都被打上中国烙印的城市,作为天皇的居所,曾经的文化中心,唐代建筑风格的集中保留地,二战中不管是不是因为梁思成的建议而没有遭到轰炸,这都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窥见唐代建筑的绝佳范本,当然这座城市也的确没什么轰炸的价值。

姜田其实对这座城市还是有些憧憬的,可当真看到它时却发现后世那些照片中漂亮的建筑,现在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虽然算不上破败不堪,但绝对是晦暗陈旧。姜田知道后世的京都古建筑是二战后重新修缮的,肯定不会多么的光鲜亮丽,现在天皇吃饭都成问题,当然没钱修房子,可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一番景象。

到过北京城见过故宫的藤原,看见姜田的表情后脸上直发烧。人家不久前还曾经夸奖日本保留了唐朝建筑,可就保留成了这个样子。别看京都是按照长安城的格局仿建的,可就算当年落成的时候,和长安相比都差的太远,更别提这些年来“长安”那部分早已没落,只剩下“洛阳”这边还算繁华,但这也是相对于日本来说的,据藤原自己来看,其财富的聚集程度连天津卫都赶不上,更别提一直以富庶著称的苏杭。

欲言又止的藤原扫了一眼旁边的保科等幕府官员:“姜大人,今日天色已晚,本应招待您到鄙人的陋室歇息,只是将军大人认为在下的居所过于简陋,已安排新的住处……”

还没等藤原说完,早就等得不耐烦的保科正之就打断了他:“我家将军当然不能怠慢了贵客,早已将二条城打扫干净,只等使节大人下榻了。”

看着一脸傲慢的保科正之,藤原只能无奈的咽下这口气,要说架空天皇攫取权利最早就是他藤原家族开的好头,现在只能算是自食其果。当使节车队来到二条城的大门前,吴远吃惊的看着眼前的门廊:“他们管这个叫城?”

姜田走下马车白了他一眼:“这是德川家在京都的别居,你还真当是城堡了?”

还好保科正之没听见这句话,要不然一定会被气个半死,这二条城有城墙有护城河,怎么就不算是堡垒了?到了这里藤原就不能再跟着了,只得和姜田作别,于是那两个婢女就有用武之地了,他们将承担起非官方的翻译工作。

看见藤原走了,保科正之收起了傲慢的态度,转而十分恭敬的向姜田说道:“请您稍歇片刻,在下早已安排了晚宴为您接风。”

“这小鬼子怎么前倨后恭啊?”等身边没有外人了,吴远一边打量着铺着榻榻米的房间一边嘀咕着:“虽然在书中曾经读到过古时没有胡椅胡床,但现在见到这种房间反倒有些不适应了。”

姜田盘着腿坐下来,这和居虽然看上去简洁优雅,但实际上无论采光还是保温以及保密效果都不怎么样,中国的房屋至少还是土石或砖头做墙,日本人干脆用木头糊上纸就行,所以日式房屋的房檐都很宽,就是为了防止雨水流下来溅湿墙壁。

张环也学着姜田的样子坐了下来:“我猜,他是不是要在天皇系的官员面前保持着实权者的傲慢,却又不想真的得罪我们,毕竟他们幕府才是开海通商的最大受益人,估计一会晚宴上他们会提出不想让天皇那边知道的条件。”

姜田点点头:“你说的不错,这二条城也算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请咱们来这里居住,一方面是显示了德川家对咱们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藤原他们不要忘乎所以。不过你们一会肯定不会与我同席,且去换上轻便的衣服吧,另外做好心理准备,晚饭不会很丰盛。”

虽然有姜田的提醒,真正看见晚饭的时候吴远和张环还是面面相觑,自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四节、无事献殷勤--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