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擎国>第一百一十一节、不走寻常路
游到岸边,再说三体船在抗沉性上必然超过传统船舶,这个道理虽然那些粗鄙的大兵们不懂,可无论是研究员还是这些水手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等船速越来越快,船头劈开海面激起层层的浪花,一种犹如骑在烈马上的颠簸与晃动让刘宝铠逐渐找到了一点感觉,似乎航海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恐怖。尤其是几只海鸟围在船头迎风展翅,有别于纵马奔驰的快感油然而生,这时他也顾不上自己怕水,慢慢的贴着船身爬向船头,然后探出头去看着犹如宝石般的海水上卷起的白色浪花,似乎有点出神了。

水手们自然是想笑又不敢笑,眼看着堂堂的一个七尺男儿,战战兢兢的趴在那里看浪花,的确有那么一点滑稽。可谁让人家出身好呢,就是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嘲笑一位未来的公爵啊!再说人家的师傅还在一旁呢,别看这位长相文绉绉的,自打出海之后到现在,船速已经快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可人家愣是怡然自得的翘起腿打起了瞌睡,完全是一种见惯风浪的样子。难怪人家能造出这么优秀的船呢!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作为在后世的旅游景区玩过摩托艇的姜田来说,这种最高不过二十节的速度的确不够看,更别提三体船出了名的稳定,小风小浪的都不怎么颠簸,对于他来说这哪里算得上风驰电掣,最多也就是风平浪静的兜风而已。

船只行驶的速度很快,在简单的吃过午饭之后,海岸线就变成了连绵不断的沙滩,姜田知道自己已经到达了后世人满为患的度假胜地,几十公里的沙滩不仅有着各种各样的干休所、疗养院,同时还星罗棋布的穿插着名目繁多的会所与度假区,而北戴河的名字更是成了某种政治上的象徵。不过如今的这条黄金海岸却没有后世的那种繁华,除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金黄色的沙滩之外,就看不见多有多少人烟,更不可能在这里找出后世那些临海而建的高楼大厦。作为华北地区最知名的海滨浴场,姜田却一点下海游泳的冲动都没有,别说是这个时代没有拦鲨网,就算有也找不到可以洗澡更衣的休息区。曾经自驾游沿着这条海岸线一直开车到过老龙头,现如今却变成了坐船沿着同一方向前进。其实姜田一直都很纳闷,从大沽口出发,本来在曹妃甸那里海岸线有个很大的回弯,如果选择直线航行可以节省一点时间,偏偏水手们依然固执的沿着海岸线前进,细究之下水手先是推脱说为了安全,后来才承认他们不敢深入大洋。

此时的中国北方,严重缺乏经验丰富的水手,哪怕是这些百里挑一的水兵,也和真正的远洋海军相去甚远,更要命的是由于明朝长期海禁,其实中国的整体航海水平严重倒退,原先纵横四海的中国水手们现在只敢依靠岛链的领航,才敢出海远行。就是他郑家号称中国第一海军,为了和日本做生意也是靠着琉球群岛才找得着长崎港。姜田听了不由得叹口气,哪怕自己造出铁甲战列舰,没有合格的水手也是白搭。可是船好造这水兵就极难培养了,莫说缺乏合格的教员,就算有也非一朝一夕就能批量生产水兵,自己这个海军研究院该不会也要先从培养种子开始吧?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船只已经驶向了目的地,离着老远就能看见老龙头那巍峨的城墙,以及探入水中的雄姿,此时的sè_láng已经忘了自己恐水这件事,站在船头手扶着一根缆绳,双眼凝视着远处的城楼,那里是他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遗憾与伤感的地方,厚重的城墙也没有挡住敌人的铁蹄,同样的更没有挡住中原反攻的步伐。似乎高墙筑城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他们骑兵是否也如这昨夜黄花一般,会逐渐凋零呢?刘均定让自己儿子去联络海军,就是他因为听到了皇帝有一次曾经说过,今后就是大航海的时代,中国的利益要靠海军来维护,同样中国的意志也要靠海军来传达……

无论是刘均定还是刘宝铠,他们爷俩谁也无法明白为什么不能驰骋陆地的海军会如此重要,更不可能明白什么叫地缘政治或是制海权,但是却能理解一个道理,那就今后中华朝必然要向着海军大国的方向迈进,而谁能抓住这个机遇同海军搭上关系,就算现在吃点亏也无妨。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前明那种人亡政息的情况,朱棣死后再也没有人热衷于航海。但是现今不一样,首先中原能够稳定下来全亏了海运来的大量粮食,其次当年明末因为漕运的积弊已久,崇祯曾准许漕粮海运,虽然马上就见到了成效,可还是没能彻底的裁撤河道上下那些蛀虫们,反攻北京的那段时间,因为陆运不便当今皇帝就重新拾起了海运这块法宝,结果就是现在的漕粮基本上都是从天津港上岸,以前惊人的损耗和飘没基本上都消失了。由此满朝文武谁也不敢说海运不好,更不敢提海禁。哪怕当今陛下驾崩,接手的下任皇帝和朝臣们也会维护住这条生命线,那么海军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

传统陆地国家对海军的认识也就仅此而已了,哪怕是皇帝张韬,对海军的理解也停留在洋人船坚炮利敲开国门的那点往事上,可能在这个时代,中国人里只有姜田确切的明白什么叫制海权,也只有姜田知道未来的海军该是个什么样的军种。在北京的时候,几次和张韬就尚未发生的未来历史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皇帝陛下明智的决定将这个海军研究院交给了姜田。

&军的使命是打击敌人,但是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一节、不走寻常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