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之再为人父>第九十三章 月亮之美(上)
林楠就去睡觉了。

他知道天文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和打篮球是一个道理。

不管做什么,急于求成往往会欲速而不达。

至于别墅边的思方翔和思東父女俩,在拍摄完满月后就驾车回家了。

和林楠不一样,思東因为父亲从小的熏陶,她目前的天文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

思東知道满月是拍摄月亮效果最差的时间,也是拍摄星空最差的时间。

只不过,月假一个月就一次,而这个月恰好在月中,所以思東也只能和爸爸一起来看看满月了。

而学习效率极高的林楠,在回到学校后,一个星期里就几乎对月亮有了很全面的了解了。

林楠这才知道,自己选择在月中满月之时去拍摄月亮简直就是个傻瓜。

首先月亮是有月相变化的,也就是说它会随着月球公转而连续变化。

月球公转周期是27.3天而朔望月的变化周期是29.5天。

月球阴晴圆缺的变化,可以归结为8个基本形态:新月(朔),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望),亏凸月,下弦月,残月。

这些月相,按顺序交替变化,周而复始,形成了完整的朔望周期。

而天文爱好者通过观测月亮,所能看到的地形大致有环形山、月海、月溪、峡谷、山脉。

其中环形山由陨石撞击坑或者火山所形成,简而言之就是四周凸起中间凹陷的形状。

而月球上的环形山多到数不清,其中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达33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

根据国际天文联会规定,月球上的环形山通常是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开普勒环形山等。

其中,有几座分别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名字命名: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和石申环形山。

而万户环形山是第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而月海是远古时期巨大的撞击平原,后被熔岩所覆盖,地势低洼。有些小的平原,命名为沼泽。

月溪、峡谷则是月球上的一些小的地表裂痕。这些峡谷的形状千奇百怪,而且很考验眼力,所以是爱好者们非常感兴趣的观测项目。

至于山脉,是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

和环形山差不多,月球的山脉大多以地球山脉的名称命名。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亚平宁山脉:位于月面中央,是月球上最长的山脉,高出月海3~4公里,蜿蜒1000公里。

莱布尼茨山脉:在月球南极附近,最高峰竟达9000米,连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显得矮了一截。

阿尔卑斯山脉:在月面上,虽然没有地球上的阿尔卑斯山脉那样雄伟,但是它那高山深谷叠现,确是别有一番风光。

当时看到这些山脉资料的时候,林楠不禁想到未来如果有人在月球上爬山的话,肯定会比爬珠穆朗玛峰轻松一些。

虽然它们高,但月球上引力小,说不定连跳几下就跳到了山顶上呢,哈哈。

而林楠通过月相的了解,也知道为什么自己仅仅只能拍出一个轮廓。

因为满月时月球和太阳正好相隔180度,太阳西边落下,月球东边升起,整夜可见。

虽然这个夜晚可以看到月球的全部景观,但满月阳光直射月球,月球正面地貌煞白一片。

用天文摄影的术语来说就是立体感极具缺失,眼睛也会很容易疲劳。

除了欣赏一下深色的月海和明亮的第谷环形山、哥白尼环形山的辐射纹,基本上就再没什么细细品味的了。

而以林楠的入门设备,加上粗糙的拍摄技术,和并不娴熟的设备运用,便导致他什么也拍不到。

所以,林楠也认真具体的了解了其他的七个月相。


状态提示:第九十三章 月亮之美(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