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赵为帝>第222章 新齐王田法章,风云突变(5.5k章节,第一更)
>老者叹了一口气,道:“为父也不知道。”

少女道:“那父亲为何还要救他?”

老者看着面前的女儿,露出一丝笑容:“因为他若真的是公子法章的话,那么大齐……就有希望了!”

……

邯郸。

赵何坐在上首,刚刚听完了从郢都归来的仇液做完汇报。

听完之后,赵何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所以说,现在魏国和楚国应该是会站在大赵这一边了。仇卿,你做得很不错。”

仇液拱手道:“若非大王面授机宜,这一番郢都之行是否能够成功,尚在两说。”

赵何哈哈一笑,道:“好了,现在该通报一下最新的战况了。肥师,你来说吧。”

肥义站了起来,开始介绍目前的整个局面。

在拿下了临淄之后,赵军兵分两路,其中有十万主力在赵主父的率领下朝着东南方向进攻,目标是攻克齐国五都之中的莒城,并完成和楚军的会师,完成和楚王的协定。

另外一路以乐毅作为主将,廉颇、赵奢等人作为先锋军,共五万兵马从临淄向东方进攻,目标是攻克齐国五都之中的即墨,随后占领整个山东半岛。

至于剩下的五万兵马,自然就是分散到各个被占领的城池之中,对那些刚刚投降的齐国人进行威慑。

总的来说,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常见而中规中矩的计划。毕竟赵国现在属于胜利者,在战争的局面上完全占据了强势和主动,并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的奇袭计谋之类的东西,直接正面一路平推就行了。

赵何皱了皱眉头,道:“主父为何带着这么多兵马去莒城?”

对于赵何来说,最为重要的地方可不是莒城,而是即墨。

这一点,赵何其实也已经在书信上对主父阐明了,然而主父现在依旧选择了以莒城为重,无疑让赵何多少有些不爽。

这个老爹是不是有点飘了,居然连寡人的话都不爱听了?

肥义看了赵何一眼,道:“是这样的大王,今天早上接到的消息,齐国公子田法章五天前在莒城接任王位。”

赵何嘿了一声,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外。

果然这世界线漂移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田法章居然没有在那个什么太史的家里玩什么唐伯虎点秋香,而是直接就继位称王了?

不过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主父会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率领主力迅速南下直扑莒城了,毕竟主父现在就在齐国境内,得到消息的时间肯定是要比邯郸这边早很多的。

大司行仇液闻言顿时皱眉,道:“大王,若是这样的话,臣担心楚国人可能会有所异动啊。”

赵何道:“什么异动?”

仇液道:“在臣面见楚王的时候,明显能够感觉到楚国之中有一股力量极为敌视大赵,并不希望大赵灭亡齐国。”

赵何哦了一声,道:“就是你刚才说的那楚国莫敖屈原?”

说到屈原的时候,赵何的心中多少有些异样。

仇液点头道:“正是。臣也是费了好一番周折才说服了楚王,原本齐王在大赵手中自然无虞,但是现在这田法章登基,如果楚国直接支持田法章,齐军和楚军固守莒城的话,问题就真的麻烦了。”

大殿之中的气氛顿时就变得不那么轻松了。

司寇周袑轻咳一声,道:“但楚国不是已经和大赵结成盟约了吗?如果楚国真的背信弃义的话,难道他们还要把刚刚从齐人手中的淮北地送回给齐国不成?”

赵何脸色阴沉,道:“不,大司行说得有道理,楚国人根本就不需要将淮北地归还给临淄,他们完全可以在占据淮北地的同时支持齐国!”

说白了,如果楚国人要搞什么鬼的话,其实只需要保证莒城不落入赵国之手,那么齐国名义上就还是没有灭亡。

只要齐国一日不灭,那么赵国这边就要难受一天,时间拖得越久,赵国就一直都要承受战争对国力的消耗,对赵国就越是不利!

赵何问道:“如今在淮北地之中的楚军有多少?”

肥义答道:“至少十万!”

赵何又问道:“主父能否在楚军赶到莒城之前将莒城包围并且拿下?”

肥义的脸上闪过迟疑的神情,过了好一会之后才道:“恐怕机会不大。楚军在高唐之战后就已经进入了淮北地,临淄被破之后更是完全毫不掩饰大举入侵,即便是现在楚军已经抵达了莒城,也不足为奇。”

赵何脸色越发的难看了。

虽然现在一切都还只是猜测,但是赵何的心中却好像明镜一般清楚,楚国人这一次是肯定不会让赵军攻破莒城的。

这个田法章啊……你怎么就不像史书上一样藏头缩尾的去当一个仆人呢,称什么王,这不是故意找事吗!

齐国虽然在赵国手中大败,但是想要凭借着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让齐国民心完全归附赵国,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不用想都知道,田法章这个新王的出现一定会让剩下的那些正在抵抗的齐国军民们士气大振,甚至于那些原先因为齐王田地落入赵国之手而望风归降的齐国降臣们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心思。

历史上,田单在即墨打败了燕军之后,凭什么能够秋风扫落叶一般的瞬间光复齐国大半领土,难道真的是因为田单用兵如神,带着那几万人就一路攻克了几百座城邑?

当然不是。

只不过是因为当时的燕国虽然占领了齐地,可是齐地之中的人心却依旧还是在公族田氏这


状态提示:第222章 新齐王田法章,风云突变(5.5k章节,第一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