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苜蓿园>第 1 部分阅读

《苜蓿园》

一、关于苜蓿

苜蓿mu’xu草是一种优质的天然牧草,成千上万的生长在我们的周围。

苜蓿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所以又叫三叶草。

据说在十万株苜蓿草中,可能只有唯一的一株是四叶草。因为珍稀难求,所以四叶草一直是国际公认的幸运的象征!又名幸运草ffr。但是或许你用十年的光阴,也未必能找到一片四个叶子的苜蓿草。

幸运草的每片叶子都代表著不同的意义,当中包含了人生梦寐以求的四样东西:名誉、财富、爱情及健康,倘若同时拥有这些东西,那就是幸运了。

片叶子代表真爱

第二片叶子代表健康

第三片叶子代表名誉

第四片叶子代表财富

关于幸运草的传说由来已久,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后,他们决定要找回四叶草,以此纪念失去的天堂的生活。时至今日,幸运草被喜爱它的人们赋予了各式各样的美好涵义,成为了人们之间表达爱情,亲情,友情的信物,在一切热爱生活的人们中广为流传。

二、关于生活

自从上帝把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人类的苦难命运就注定开始了。他们东奔西走,茫茫然然,却一心想着要找回失去的天堂,找到自己的幸福乐园。

人生短暂,找到幸福难。珍惜并能够永远拥有幸福也难。

面对着比‘红苹果’更具诱惑力的功名利禄的吸引,太多的人慢慢忘记了亚当和夏娃的教训,他们再次迷失本性,从而也迷失了生活的未来。

得而复失的事常有。

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失而复得的幸运。

无疑,最终能够生活在【苜蓿园】里的的人是幸运的。

三、关于作品

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卷。全书大约30万字。

以林东海的生活经历为主线。

时间跨度为:从1978年到2008年。

本书看点:“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人的一生无法摆脱对功名利禄的追逐,林东海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总是有不合现实的梦想,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也理所当然地要为此付出代价。

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个人的情感世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林东海却把肖云和俞月,他生命中的两个重要女人,当成了他的全部世界。

陆游的《诉衷情》是作最喜欢的诗词之一,以至于把它做为新浪网读中的作简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它虽说不是作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却代表作的全部的真实情感。

就像作可以在这诗词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样,读也多少会在【苜蓿园】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切忌对号入座。因为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第一章 雪夜送别

1978年底。隆冬的沈阳。

几天前的那场大雪给这个北方城市裹上了一张厚重的白毛毯。积雪来不及清扫,或说,也没人愿意去清扫。于是,车辆、行人得以在大地上肆意作画。夜晚来临时,在街灯暗黄|色的光线映射下,路边的树丛摇摇曳曳、朦朦胧胧,显得有些诡秘。那些躲在暖暖呼呼家里的人无疑是幸福的。而还在大街上,用棉大衣、棉帽子、大口罩全副武装起来的行色匆匆的赶路人,不免会有些焦躁。积雪在脚下吱吱嘎嘎作响,更是让人心烦意乱。

公交车站。等车的人越聚越多,车却像寡妇的肚子一样毫无指望。体温被冷风残酷地剥削,呼吸变成大团大团的呵气,人们不得不原地用力跺脚来取暖。好在等车的都是北方人,这就是北方的冬天,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极个别同志用不太友好的语气问候公交公司领导的母亲,大多数人还算安静。

远远就看见车灯,人群躁动起来,都拼命往前挤,以至于公交车到站时已经不需要靠边儿,直接在路中间就停下了。车门勉强打开,车厢已经很像沙丁鱼罐头了。没人下车。站在车门口的人死命抓住任何能抓住的东西,生怕自己的行程被别人有意无意地改变。司机还算温柔,在车站停留了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坚信载客量确实不可能生哪怕是微小的调整,才关上车门,缓缓而去。

这下子可气煞了等车的人。简直是忍无可忍。骂骂咧咧的还算是文明人,有些人终于揭竿而起,团起雪球,砸向无辜的客车。

三三两两的人再次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宽容。他们垂头丧气,拖着沉重的步子,追随公交车而去。如果缠上绷带、打上夹板,再配上拐杖,哈哈,这伙人太像是当年辽沈战场上被撇下的败兵。

林东海不同。他跑步的姿势很优美,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追击的解放军。

十七岁的林东海要赶往火车站送人。送的是俞伯伯一家。其实,他刚刚和父母一起在他们家告别过了。林东海只是忍不住还想再见俞伯伯的大女儿俞月一面。

俞伯伯是归国华侨,夫妇两人都是医生。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沈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大女儿俞月一直在南京跟外婆过,身边带着小女儿俞佳。因为是不习惯北方的生活,亲属又都在南方,所以他们一直想方设法要调回去。最后还是侨联出面,使他


状态提示:第 1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