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2002之纳米人生>第五章 电动汽车
说明了这个市场是不健康的。而i的产量是经过了内部大数据的统计,如果说还不满足市场的需求,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便是市场的盲目性。我之前说了,夏梦不反对赚钱,但是反对浪费,而且国内许多种小厂商的产品其实目前都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也都配备了夏梦‘恒星’芯片,如果买不到i,相信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陈义哲为国内的许多中小厂商打起了广告。

自从ixl系统,ri指令集以及新的碳基架构芯片的出现,诺基亚等国际大厂商也尝试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想要与夏梦竞争。

对于国内厂商而言因为研发力量不足果断放弃自力更生,不过夏梦却是主动提出提供“恒星”系列芯片整合方案那样提供智能产品解决方案。

为此,夏梦准备了另一套的移动系统,从体验上来说,其实就是ixl操作系统的阉割版,夏梦内部称之为yxl。

说是阉割,其实在整体的流畅性来说,并不差。而且和“恒星”芯片相互配合,甚至比苹果的ios还要强上一两分。

如果说ixl走的是软硬件都封闭的道路的话,那yxl便是软件封闭,硬件相对开放,为什么说相对开放,因为其硬件核心仍旧需要“恒星”芯片的支持。

去年年底国内的手机市场,诺基亚等一些大型国外手机厂商,其实已经开始全面败退,而苹果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此时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慢慢地被夏梦和它带领地许多的中小厂商吞食了。

甚至媒体直接报道,“中国的手机厂商收复失地!”

i的这款产品它就如陈义哲经常挂在嘴边说的,是一种市场标志型的产品。

而夏梦如今研发的另一款重量级产品在陈义哲看来,也是具有这种能力,而且对陈义哲而言,这种产品及其相关行业的总产值绝对要比手机行业要多得多,而且也要更具重大的战略意义。

夏梦紧锣密鼓研发的这一款产品就是电动汽车。

由于汽车产业的强大产业联动效应和高新技术吸附性,它一直被许多国家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通常被看作是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甚至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别看国内手机行业如此的火红,但是从技术层面来看,手机产业相对而言是技术较为简单的一个产业,虽然同属于高精尖的一个产业,但是整体的制造复杂程度却并不高,在比较低的制造复杂程度情况下,整个手机产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并且产业的升级换代速度也很快。

但是汽车产业却是截然不同的,汽车产业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密集的情况下,汽车产业想要快速发展起来,必须要着非常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

不过幸好,夏梦集团早早就已经布局,当初收购atl后,陈义哲就让原本夏梦电子负责电池的小组进入atl后研究汽车动力储能电池。

直到去年1月的时候,atl才在石墨烯锂电池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新一代石墨烯电池,其性能和各种特性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飞跃的提高。

比如说铝-石墨烯电池可以在零下40摄氏度到120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可谓既耐高温,又抗严寒。

而且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中,这种新型电池能实现1000次充放电性能不减,在100摄氏度的环境中,它能实现4.5万次稳定循环。而其耐高温性也让它的电芯即使暴露于火焰中也不会起火或爆炸。

它的柔性比起第一代的石墨烯锂电池还要更强,即使将它弯折一万次后,容量也可以完全保持。

一般电池随着反复充放电,比电容量会不断降低,这就是俗话说的‘不耐用’。即使石墨烯锂电池,在经历4万次的循环,其比电容量便会降到8成左右。

不过作为新一代的铝-石墨烯电池在这一点上则表现优异,如果把一次充电放电作为一次循环,这种电池经历25万次循环,比电容量仍高达91,几乎没有损失。

如果智能手机用上这种电池,每天哪怕充电10次,也能用上近70年。看着似乎很牛逼,但是对很多手机厂商而言,手机产品本身就是消耗品,电池用个几年就行了,如果真的用上几十年,那其实才是对性能的极大浪费。

铝-石墨烯电池有一个缺点,它的能量密度不足以与石墨烯锂电池相匹敌,也就是同体积大小的石墨烯锂电池和铝-石墨烯电磁两者对比,前者的能量比起后者要多一倍。

不过陈义哲倒是不觉得这个缺点有多大,因为铝-石墨烯电池即使比起市面其他的高能量电池容量还是要算高的。

而且atl一开始研究这个项目的时候,便是奔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去的。因此研究人员首先考虑的便是电池的安全问题,而在这点上,铝-石墨烯电池可以用优秀来形容,而它需要做的便是在保持高功率密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

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研发成功之后,夏梦集团便宣布正式踏入汽车行业。

夏梦进军电动汽车的消息着实在汽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间各大汽车头条满满的都是夏梦汽车的信息。

如今全世界都在倡导新能源,而在中国环境污染控制的大前提下,电动汽车有着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未来肯定是取代现行汽车的必需品。而夏梦如今踏入这一行业,必然也是看到了行业的广泛前景


状态提示:第五章 电动汽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