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异墓录>第五十二章 彭城泗水

老杨介绍说“庆云桥附近的河道确实与记载中的泗水古河有关,但那里河道的宽度和深度,都不足以容纳大件的器物。要知道,记载中的泗水捞鼎,秦始皇可是动用了上千人,上千人都没能捞起的大家伙,体积有多大,应该能想象得出来。”

“那么,其他河呢”

“其他河嘛情况也相差无几。就拿废黄河来说吧,很多地段早就干涸了,流经徐州区域的一些河床比周围地面还要高,如果,真有大鼎的话,早该被发现了。奎河就不用说了,狭窄的地方就跟水沟似的。至于大运河,我猜也没可能,因为,为了保障运输畅通,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经历过多次疏通,如果,真有大鼎在河里,不可能不被发现。”

老杨的答让李成博陷入了迷惘。

他想,如果徐州现有的河道真如老杨所说,并不是太开阔,那么,梦里见到的水底大岩石究竟预示着什么难道,单纯只是个梦不可能,如果单单只是个梦,庞专家的梦境怎么可能跟自己一模一样而且,还有那个女人,出事时说的那句话,我是一条鱼,这话,在庞专家和自己的梦里都出现过。

李成博的思绪逐渐变得混沌,此刻,他觉得自己就像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任凭怎么努力,遮云蔽日的丛林野草,就像鬼打墙似的,将他团团围住,致使他难辨方向。

就在他被强烈的迷惘笼罩之际,杨轼接下来的一句话,就似黑暗里亮起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方的路。

杨轼说“不过,除了现有的几条河道,徐州还有几个面积较大的湖泊。”

差陷入绝望的李成博一听这话,重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忙问是哪些湖泊

老杨介绍说“我们徐州有大龙金龙和云龙几个湖泊,较知名的要算是云龙湖了,那里头的十八景包管看得人流连忘返。哦,对了,云龙湖就在咱们昨天去过的汉画像石馆旁边。”

李成博并不关心云龙湖里的景致是否好看,他急于想了解云龙湖水底下有没有他梦里见到的巨石和洞窟。他进一步向老杨求证,问,云龙湖跟古彭城泗水有没有关系

老杨答“这就不好说了。彭城泗水应该是指河道,而云龙湖却是湖泊。”

“老杨,您看会不会是这样。”宝叔提出了大胆的猜测,“云龙湖跟彭城泗水的关系不能单单用河道或湖泊来界定您想,秦始皇来彭城捞鼎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保不准,在两千几百年的过程中,徐州的地貌发生过很多变化,现在的地理环境,可能跟原先大不一样。”

“嗯,有道理。”老杨觉得这样的分析有道理,他对张正林说,“对了张队。你不是潜水俱乐部的理事嘛,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安排去云龙湖水下调查一下”

张正林答应得很爽“行啊。正巧这阵子我们在调查云龙湖游人溺水失踪事件,一会,我跟云龙湖管理处沟通一下,估计,到下午两就能下水。”

李成博见事情有了转机,忙问张正林能不能带他下水去看看

张正林有些犹豫,因为,他知道潜水要冒的风险。他对李成博说“不是不能,关键是潜水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一定的经验。您有这方面的经历吗”

李成博了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这样的举动让张正林有些云里雾里。

李成博解释“我小的时候喜欢下河,扎个猛子耍几下狗爬式还算凑合,但真正的潜水倒没经历过。”

“这就不好办了。”张正林脸上有了一丝难色,“万一出意外,我可担不起责任。再说了,云龙湖发生过几起游人溺水失踪事件,直至今天,我们都还没查明事件的真相。所以,下湖的危险性相当高。要不这样,等下午去了云龙湖再说吧。”

老杨对李成博提出这样的要求也觉得意外,他认为张正林的担心不无道理,他说“云龙湖游人溺水事件我也听说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谨慎些好。”

下午一多,张正林给正和宝叔他们研究泗水捞鼎拓片的老杨打来电话,喊他们速去云龙湖跟他碰面还说,潜水的手续都办理妥当了。

通完话的老杨立刻带领众人出发,等他们赶到云龙湖时,见张正林要他们去的地方拉起了警戒标志,一张大幅的告示竖在一旁,上面写着内部整修,下午暂不开放。周围还停着好几辆警车,一些警员正忙着往里头搬东西。

等在那里的张正林见他们来了,跟一位负责人模样的中年警员低声说了几句,估计,是在介绍老杨他们。

中年警员了头,示意负责警戒的两名警员让他们进去。

进了大门,老杨问张正林,怎么搞这么大动静

张正林笑着答“呵呵,不是我搞这么大动静,是局里早就计划好了,要对云龙湖游人溺水案开展调查。我呢,是以潜水俱乐部成员的身份来协助调查工作的。”

一行人边走边说,很来到了潜水。

潜水紧挨着云龙山下一个叫做“金镫山”的山丘,在这里远眺,可见云龙湖十八景之一的“苏公塔影”。

据老杨介绍,苏轼在北宋时期,曾任徐州知州近两年,因政绩卓越深受百姓的爱戴,在徐州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才子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大学士,就在“金镫山”上建造了五层八角的金琉璃塔。

停下后,张正林将一行人介绍给了本次潜水总指挥刘队长,这个面目和蔼的中年男人跟他们一一握手,算是行了见面礼。

随后,张正林向众人介绍了一些潜水


状态提示:第五十二章 彭城泗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