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汉帝国>第四卷 第三十六章 正式练兵
好!”

“嗯!”景帝很是放心:“周阳,这桌椅如何做的,画些图来,朕要带回宫,让工匠给朕做几套。坐着挺舒适的!”

“诺!”周阳应一声。

“都坐下,都坐下!”景帝谈兴不错,要周亚夫、周阳他们坐下来。

“朕要革故鼎新,现在正在招揽人才,等人才有了,才能全面铺开。如今,大汉是灿烂文治,革故之后,大汉的文治将更加灿烂,远超前朝。”景帝搓着双手,很是兴奋。

“皇上,前朝有什么文治?前朝就武功不错,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平定百越,击败匈奴。”周亚夫武将,对前朝之事所知不是太多。

这话,不仅是当时,也是后世的流行看法。一提起秦朝,人们往往赞扬其盖世武功,却不提秦朝的文治,认为秦朝残暴,何来文治之说?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他们不住点头赞同。

周阳眉头一拧,没有说话。景帝却是看见了,问道:“周阳,你有话说?”

“皇上,说起前朝,臣倒有些愚见。臣不仅认为前朝文治了得,更是冠绝古今,远超三代!”周阳的话很有震憾力,周亚夫他们听得一呆。

秦朝被骂为暴秦,竟然给周阳赞扬成具有冠绝古今,远超三代的文治,这事谁能不奇?

“呵呵!好眼光啊!说说!”在众人的惊讶中,景帝大是赞赏。

“诺!”周阳应一声,道:“皇上曾策问于臣,臣愚钝,不得不苦思,查看了很多图书,前朝的图书也看了不少,于前朝当时的情形有所了解。始皇统一国家之前,七国各自为政,各有各的文字、文明、语言,一个敢字,就有数十种写法。甚至连道路也不同,一个国家的车不能到另一个国家。度、量、衡皆不相同,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景帝微微颔首,大有赞赏之意。

“始皇接到齐地的奏章,用的就是齐国的文字,接鲁地的奏章,用的就是鲁国的文字,接到燕地的奏章,就是燕国的文字。为了读奏章,始皇不得不调集一批熟悉各国文字的读书人,给始皇读奏章……”周阳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广他们就是惊呼一片。

“有这种事?”李广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

“是真的!”景帝肯定一句:“要是朕的奏章也是这样,朕还怎么治国?时间都用到这些无用之事上去了。是以,始皇决心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是最大的文治!还有,始皇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把各国所修的河渠翻修成新的河渠,好多河渠,大汉今天仍在用。”

顿了顿,景帝问道:“你们说,这能不是文治吗?”

经过周阳和景帝这么一解释,谁敢说秦始皇做的就不是文治了?

景帝的结论很新颖,却是实实在在的,谁也无法反驳。秦始皇那么了得的文治,却给后世读书人抹煞,骂为暴秦,实是误矣!

周阳暗中感叹,历史是qiáng jiān的产物!

“这一次革故鼎新之后,大汉的文治不在前朝之下。大军再练成,把百越、东胡、西羌、西域平定,大汉的武功就不会在前朝之下!”景帝站起身,开怀畅笑道:“呵呵!”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国家,平定百越,击败匈奴,赫赫武功,少有人能及。

若景帝有生之年,把百越、东胡、西羌、西域平定了,汉朝的疆域将会扩大至少一倍,甚至更多,那么,景帝的武功绝对不在秦始皇之下。

再加上周阳推动的文治一做成,那么,大汉帝国的文治武功将达于鼎盛,不在秦朝之下,疆域比起秦朝更大,大得多。

这是何等的诱人,不要说做成,光是想想,就会让人晕眩,景帝哪能不心情舒畅。

平定百越、东胡、西羌、西域,周阳他们早已听景帝说过,再次听来,仍是心神激荡,热血沸腾,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剑柄。

这晚,君臣谈兴极浓,一直说到深夜,方才歇息。

次日,山谷中传来惊天动地的战鼓声。

“咚咚!”

如雷的战鼓声响起,汉军兵士开始集结。

这些汉军虽然才组建起来,还没有经过训练,可是,他们集结的速度仍是很快。原因在于,周阳把建章军分散编到各部,担任军官、校尉。建章军的组建,就是为击破匈奴保存精华,此时不用他们,更待何时?

有了建章军的指挥,汉军的集结要不快都不行。

汉军集结完毕,站在将台上的周阳扫视全军,阵势不错,还算整齐,可是,缺乏锐利、骠悍之气,更缺乏腾腾杀气。

锐利、骠悍可以训练出来,可是,杀气却不行,非得到战场上冲杀,用人头来喂养。

这支汉军才组建,没有锐利与骠悍,更别说杀气了。

“你们会有的!”周阳信心十足。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穆穆天子之威,跃然而出,扫视一眼大军,很是赞许。虽然才组建,能有如此整齐的阵势,很不错了,不能要求得太多。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的展开,他们会成为精锐善战之师,强汉大军纵横无敌的必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

周亚夫身着戎装,满脸红光,一张嘴裂成了荷花,努力想闭上,却是无论如何也是闭不上,嘴边外清晰。

这支军队才组建就有如此声威,经过周阳的训练,那还得了?这可是周阳训练的,他这个做父亲的能不自豪吗?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


状态提示:第四卷 第三十六章 正式练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