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购买比例要求50,时间72小时。  第二天师姐依旧是独自出了门,一整天不知道在干什么。娘牵着龙儿到暮门口反复地看,没有发现柴堆。娘很伤心,抱着龙儿在墓门口等着,等到了太阳落山,终于等到师姐回来。

这一回堆叠的不是柴,而是各式各样的物件:米、面、布、衣、盐、酱、茶、香、火折子、火石、纸、笔、墨…还有两把斧子和两个弹弓。

师姐教龙儿和娘用了弹弓。娘依旧学得很慢,不情不愿地,龙儿则依旧学得很快,还顺便背了一段轻功口诀。

第三天师姐也出了门,回来的时候打了两只兔子,晚上她们吃了烤兔子。师姐教龙儿怎么追兔子。

第四天师姐捉了一箱蜂儿来给龙儿。

第五天师姐没有出去,留在墓中检查龙儿的轻功。龙儿练得很不错,连需要指正的地方都没有。师姐检查了龙儿背诵的轻功口诀,发现一字不错,微笑颔首,同时要求龙儿自己一人时把玉女心经再背一遍。

她说玉女心经四个字时眼睛又变得很奇怪,表情生动,直直地盯着龙儿,像是要捉兔子那样。有那么一瞬间龙儿以为她要来捉自己了,但是师姐没有,师姐只是如前几日那样,反复叮咛,让龙儿每日背诵、千万不能忘了玉女心经。

第六天师姐也没有出去,娘松了一口气,又开始扯着她说那些奇怪的东西。这回说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

都是龙儿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娘为什么要单独再拿出来说一遍,不过她既然说着,龙儿也就听着,一字不漏地记着。听完了,师姐开始教她那套书——也就是照着书念,许多地方龙儿有问题,问师姐,师姐也答不上来。

龙儿想师姐答不上来,那就去问师父罢。可是师父又死了。

死了,就是再也不再了,有问题也没法去问了。

第七天师姐还是没有出去,她又教了龙儿一套功法,同时又叮嘱龙儿要背诵玉女心经。

第八、第九、第十天她也都没有出去,第十一天她又下了山,补了一些小物件回来,顺手带回来两条活鱼、两只母鸡、两只活兔子。

师姐找了个水桶,把鱼养在桶里,吩咐龙儿过一阵子扯草喂鸡和兔子,让娘把鱼炖一炖烧汤喝。

第十二天早上起来师姐不见了。黄昏时分,龙儿自己扯着娘的手去门口看,不见师姐的人影。也没有柴堆、兔子、米、面…什么也没有。

第十三天师姐没回来,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天都没有。

娘问龙儿愿不愿意跟她下山,龙儿摇头拒绝,认认真真地练习着师姐教授的功法——师姐说她回来要检查。

那一天娘也出去了,到傍晚的时候回来,气喘吁吁,背着一堆捡的树枝,树枝是湿的,升的火熏黑了厨房。

第十八天龙儿扛了斧头,费了半天时间,砍了墓门口一棵小树,拖回来,在灶台边烘着。师姐留下的柴还剩一大半,但她和娘都觉得应该先砍起来,免得到要用时来不及。

第十九天娘试着出去打猎,什么也没有猎到。龙儿练功遇见了不懂处,遵照师姐的吩咐,停下来没练。

第二十天龙儿和娘一起出去打猎,捉到了一只小蛇。娘吓得尖叫,龙儿觉得蛇也怪可怜的,还要被人吓着,放过了它。

第二十一天师姐回来了,带着山下买的干果、糖人和许许多多其他的东西。师姐穿了件新的纯白裙子,绕来绕去地问龙儿这衣裳好不好看。她还给龙儿也买了一条,龙儿穿着有点短。师姐有些惊讶,比着龙儿说:“十天就长了这么高么?”

龙儿道:“是师姐量的短了。”

师姐不语,在古墓住了几天,回答了龙儿的问题,又教了她一些功法和一些打猎的小诀窍,将一间石室堆满了柴,出门了。

二十天之后,师姐又回来了,带着几个精致的小灯笼、几本绘图的书,继续解答了龙儿的问题——这回龙儿有许多问题,因为她自己看了师姐买回来的那套书,而娘的回答总是似是而非,她还自己看了师父留下来的一些口诀,结果生出了更多问题——还兴高采烈地和龙儿描述外面的世界:“到了夜里有夜市,那一带都不宵禁。好多人,男男女女,都在那里,夜里点着灯,比白昼还亮些。”

龙儿对那些灯火不感兴趣,却对描述灯火的师姐有些兴趣——师姐的表情越来越生动了,讲起江湖时滔滔不绝,一点也不像是以前的师姐。

师姐解答了龙儿的大部分问题,不能解答出来的都是那套书上的。师姐像是早就忘记了那几本书,被龙儿问到才想起来,现翻了书看,却解释不明白。

第二天师姐下了山,到傍晚回来,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纸,照着纸上的东西念,解决了龙儿的所有问题,龙儿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孟子说:虽万千人吾往矣。可是有万千人和没有万千人,该做的事不也是一样的么?为什么因为有万千人就要不往,说得有万千人吾往是很厉害的事一样。”

师姐答不出来,只是把龙儿的头敲了一敲,迫她去睡觉。

第三天师姐又不见了,到第四天才回来,手里拿着更多的纸:“‘虽万千人吾往’只是一种比方。人做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譬如我要下山,师父就不许,可是师父虽然不许,我却还是要去。师父可算是这万千人中的一人,而哪怕是师父的意思再强万千倍,该要去的地方,我还是要去的。”


状态提示:149.师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