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782章 南苑行辕
旅顺港内进行伏击的艇长也很佩服,实际上他看来,饶国梁指挥的潜艇之所以损失了,并不是因为饶国梁指挥不当,而是饶国梁运气不佳,如果因为损失潜艇而影响饶国梁的前途的话,确实有些可惜,毕竟,现潜艇部队还缺乏合格的指挥官。

待郑国华离去之后,一名侍从室副官走到赵北跟前,小声嘀咕了几句。

“航空署的技术专家已经到了,他们还带来了一些图纸,另外,德国技术专家也过来了,他们是来向总统辞行的,他们将按照德国政府的命令借道中立国返回德国,为德**队制造飞机。”

赵北点了点头,吩咐下去,让副官将客人领去会客室。

不久之后,赵北会客室见到了航空署的那帮技术专家和负责人。

航空署的负责人仍旧是谢缵泰,至于他领来的这些中德技术专家,都是为中国航空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这次中日之战中,中国空军表现出色,与使用的飞机有很大关系,也正因为中国制造的飞机性能优良,德国政府已经决定,将这些中国工作的德国工业技术专家调回德国,为德**队服务。

考虑到德国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德国政府还通过驻华公使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德国政府想请中国政府将那种“秃鹫”式重型轰炸机的全部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转交这些即将回国的德国技术专家,以便带回德国,仿制“秃鹫”式重型轰炸机,或者这种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的重型轰炸机,用于欧洲战争,作为交换,德国政府将再次向中国政府提供一笔可观的国际贷款,而且不要任何抵押。

这笔买卖很合算,赵北想也没想便点了头,用一种即将过时的轰炸机资料换取一笔可观的贷款,无论怎么看都是非常划算的,利用这笔贷款,中国可以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业体系,所以,他吩咐谢缵泰顺便将“秃鹫”式重型轰炸机的全部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也一并带过来,当着总统的面转交德国专家,以示总统对中德友谊的重视。

谢缵泰可没赵北那么痛快,“秃鹫”式重型轰炸机是中国设计人员自行研发的第一种轰炸机,整个研制过程中没有任何外国人的参与,他看来,这是中国的绝对机密,不能轻易泄露给外国,所以,对于总统的决定,他多少是有些抵触情绪的,见了总统的面,那脸一直板着,而且紧紧抱住那只装满了设计图纸的公文包,好象那里头装的不是图纸,而是他的命根子一样。

身为总统,赵北当然不能像谢缵泰那么“小气”,见了德国技术专家的面,赵北就开始大谈中德友谊,并再次重申了对德国“反对国际旧秩序”的支持立场,不过当德国专家旁敲侧击的问起中国是否有能力参加远东的反英战争时,总统先生却又顾左右而言它了。

好德国技术专家毕竟不是外交官,没有那份死缠烂打的技巧,比那位德国驻华公使好对付得多,赵北几句客套话一讲,对方就摸不着东南西北了,于是很快就带着对中国的美好回忆离开了南苑,赶去天津上船,临行之前,每人还得到了总统先生授予的“中德友谊勋章”,纯金质地,制作精良,上头还镶嵌了钻石,仅此一点就可看出总统先生的良苦用心了。

德国人走后,谢缵泰又发起牢骚,埋怨总统不该那么“大方”,将“秃鹫”这么送出去,未免有些崽卖爷田的感觉。

对于这位技术官僚的抱怨,赵北倒是没怎么怪罪,毕竟这人也是爱国心切,只是他却不知道,总统的眼光是长远的,绝不会吃着老本不思进取。

“老谢啊,你也别光顾着抱怨了,还是说说你们飞艇部门的进展情况吧。你也说过,飞艇这种飞行器,虽然不如飞机飞得快,生存能力也不强,但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载重量大,飞行高度高,可以充当重型运输飞行器。”

一听飞艇的事情,谢缵泰就来了精神,他以前就是玩这个的,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现总统让他研究大型硬式飞艇,倒是很对他的胃口。

“德国专家已经将全部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绘制完成,模型也已制作完毕,有德国飞艇做参照,我认为半年之内仿制出类似的大型硬式飞艇不成问题,关键是以后该怎么使用?我认为,这种飞艇上不了前线,但是用于后勤运输还是不错的,只是氢气太过危险,如果真像总统说的那样,将来出现大型运输机的话,我认为飞艇的发展速度恐怕不会很快。”

这倒不是谢缵泰妄自菲薄,经过这几年对飞机的深入研究,他已同意了多数技术人员的看法,飞机发展前景上要比飞艇广阔得多,所以,他对飞艇的兴趣已是大减,不如当年那般狂热了。

“我国幅员辽阔,某些地区不方便修筑铁路,飞机受载重量和性能的限制也不能过去,现就指望飞艇了。以前我不同意你们发展大型硬式飞艇,主要是担心影响飞机工业发展,但是现既然有德国的技术支持,那么你们可以先制造几艘原型艇用于测试。

当然,你们航空署的主要工作还是飞机上,飞机才是航空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将来的战争中,谁的飞机好,谁就能够掌握胜利的先机,未来的战争中,空军必将成为主角。”

虽然赵北看得未免太过长远了些,不过既然这是历史穿越者的超前眼光,那么这就是真理,而战争中,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胜利。


状态提示:第782章 南苑行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