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503章 战与不战(上)
赵大总统,因为这位总统先生现正打算借助中日关系紧张的机会剪除那些杂牌势力,如果段祺瑞这种时候退出,那么,北洋孑遗105、106步兵师就算是砧板上的鱼肉了,只能任人宰割。

虽然段祺瑞不想撂挑子,可是对方欺人太甚,竟然将105、106师全都调出了关,中枢此举到底意欲何为,确实值得深思,要知道,106步兵师的驻地是徐州,那里距离东北很远,可是中枢硬是放着驻山东的101师不调,偏偏舍近求远的将106师调去东北,说不好,如果到时候真的跟日本军队打起来,那么,这就是“借刀杀人”。

这两年里,赵北一直忙着军队里削山头,利用各种手段逐步确立了联合阵线和政宣委对军队的领导,但是惟独没有对105、106师动手,因为他与段祺瑞有一个“君子协定”。

按照当初段祺瑞与赵北的君子协定,如果中枢想调动105、106师的话,必须取得段祺瑞的同意,如果段祺瑞不同意,那么,中枢也不会调动这两个师。但是这一次,赵北打得还是那张“爱国牌”,谁敢反对中枢调兵去东北,那就是汉奸,人人得而诛之,所以,这一次将105、106师调出山海关,段祺瑞虽然心里十分不情愿,可是这国家大义面前,他选择了沉默,毕竟,他是一个中国人。

作为一个北洋出身的高级军官,段祺瑞对赵北不断招惹日本的举动非常不满,他看来,这位总统先生虽然不是疯子,但他肯定是一个冒险性极强的政治投机客,为了某些目的,这位总统先生竟然一点也不担心他的冒险举动会引发战争,就拿这次的“东北亚危机”来讲吧,本来日本政府只是废除了“关东都督府”而已,还谈不上把旅大租借地变成殖民地,至少日本政府嘴上没说,可就是这位总统先生,却硬是命令喉舌大造舆论,煽动民众的反日情绪,以达到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总统的刻意煽动下,中国的爱国青年们很容易就激动起来,这几天里,从南到北,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青年们的反日集会与示威,情形与当年“蕲州事变”时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声势为浩大,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作为反击,日本国内也大造舆论,两国的激进派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这种局势很让人担忧。

虽然日本政府的做法确实很过分,但是相比俄国政府外蒙古的行动,日本这次遭到“远东狂人”的疯狂进攻确实是有些“吃亏”,一个日本,一个俄国,都蚕食中国的领土主权,可是对待这两个国家的立场上,赵北完全做到了“双重标准”,对俄国外蒙古地区的蚕食行动假装看不见,也禁止部下对此进行深入关注,并利用喉舌混淆视听,而另一方面,对于日本政府东北地区的蚕食行动,赵北却是看见一次打一次,丝毫也不给日本人留面子。

所以,段祺瑞等“稳健派”看来,此次日本旅大租借地问题上做文章,报复中国支持朝鲜反日运动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借此发泄一下心中积累了两年多的愤怒情绪也未必不是次要原因。

“这个家伙,到底要折腾到什么时候?日本人是那么好对付的?”

段祺瑞收敛心神,向坐上首的赵北望去,见对方面无表情的看着墙上的那幅军用地图,实猜不透这位民国的大总统到底打算做什么,如果真想跟日本开战,为什么迟迟不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如果不想跟日本打仗,为什么又要调那么多部队去东北?光一个“削藩削山头”的解释似乎苍白了点。

这时,蓝天蔚已讲完了,回到会议桌边落座,接下去就是自由发言时间了。

段祺瑞第一个站了起来,一字一句的说出了他的看法。

“蓝参谋长刚才说得很好,我没有可以补充的,但是有一点我必须提醒诸位,这打仗要钱,现中枢忙着完成那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中枢财政很是吃紧,如果不打仗,中枢财政可以支撑,如果打仗,请问,诸位可有什么锦囊妙计筹措军费?支撑军费之后,中枢又拿什么来支撑工业建设?另外,国会那边也不能不有所交代,毕竟,我国是共和国家,总统固然有权力调遣军队,但是宣战权却国会,这个是宪法上写着的。”

段祺瑞这话里头的潜台词再也明白不过,作为陆军部总长,他反对现对日开战。


状态提示:第503章 战与不战(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