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250章 平衡
行,不然广州的地面就得闹兵变。

所以,现的“广东王”有两个,一位张都督,一位龙司令,两人明争暗斗,谁也奈何不了谁。

其实论兵力,还是张人骏强一些,而且广东土著都支持这个文官,如果张都督横下一条心跟龙司令硬碰硬的话,张都督胜出的几率高,但问题于,如果两人真的杀个昏天黑地的话,那么后得了便宜的肯定不是张都督或龙司令,而是同盟会。

同盟会之所以迟迟不向广东发动军事进攻,一方面是因为军事准备尚未完成,另一方面也是存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指望着张人骏和龙济光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取渔人之利,不费吹灰之力主政广东。正因如此,同盟会暗中资助龙济光,他们从汉阳兵工厂购买的武器弹药中,有一小部分直接存了“援粤桂军”的军火库里,“汉阳造”、“满天星”这还是普通货色,就连那种极为罕见的迫击炮都有,这直接加强了龙部的战斗力。

王轩到武汉拜会总司令,对付同盟会是主要原因,但顺带着限制一下龙济光的势力也未必不是次要原因。

当然,这真话是不能讲的,若是叫总司令知道张都督并非是广东唯一的实力派的话,谁能保证总司令不会两头下注?

虽然王轩没讲真话,但赵北也并非对广东局势一无所知,从革命一开始,他就非常重视这个情报工作,九江光复之后,军事情报局就已被他组建起来,一些挑选出来的革命者作为第一批情报员被派往不同的省份,有的去了北方,有的去了南方,北方以天津为总联络站,南方以广州为总联络站,所以,那些常驻广州的共和军情报员就成为了总司令设广东的耳目,虽然现基层情报网尚未建立,但至少可以弄清楚这广东的局面。

张人骏和龙济光的斗争赵北当然知道,不过只是由于暂时没有力量顾及广东,所以才没怎么关注,直到这王轩赶来,他才顺带着问了一句,不过却得到了一个虚假的回答。

赵北并没有当面拆穿王轩的伎俩,现确实也没办法把手伸得太长,张都督既然和龙司令斗得激烈,那就由他们斗去吧,说不定还能从中捞点好处呢。

“你们广东可是少有的富庶省份啊,现张都督既然投身革命事业,自然应该与革命同志携手奋斗,为广东父老乡亲谋利益才是啊。”

赵北打起官腔,心里仍权衡此事,瞥了眼茶几上那张汇票,不由有些感慨。

实际上,自从支付了上一次的军火尾款之后,同盟会就陷入了财政危机之中,连军饷都拿不出来,还有什么底气再向总司令购械?别人说同盟会这是“穷兵黩武”,确实是,可是这话又说回来,这年头哪个实力派不是穷兵黩武?袁大总统是穷兵黩武,赵总司令也是穷兵黩武,从本质上讲他们与同盟会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有实力、有资本穷兵黩武,而同盟会就没有这个实力和资本了,所以,同盟会财政危机了。

赵北军官俱乐部里口头承诺为同盟会和光复会部队协饷四个师,四个师就是近五万人,即使按照共和军乙种师的军饷标准来算,每个月就需要拨发军饷近十万大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不是现局势紧迫,他也不会答应协饷的事,有这笔军饷自己再招募四个乙种师不是好么?

赵北正为这个协饷心疼的时候,广东的那位张人骏张都督就甘心情愿的派人送来了五十万大洋,虽说是别有企图,可是毕竟这也是钱啊,不收真是对不起自己总司令的身份。

“那是,那是。张都督向来爱民如子,任上从不妄取私利。”

王轩有些弄不清楚总司令的用意,只好唯唯诺诺几句。本来,今日总司令深夜接见,这本就让人诧异,现总司令又打起太极,这叫人摸不着头脑了。

王轩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坚持认为南方革命党绝非铁板一块,虽说赵总司令是光复会员,可是现他已坐拥两省,实力雄厚,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再唯革命党马首是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信心十足的南下武汉,向总司令献上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说句实话,其实我是很羡慕张都督的,广东不比湖北,广东就是沿海贸易区,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比咱们这些内陆省份容易得多,再加上靠近香港,即使列强想封锁进口也是做不到的,哪像我们,现购买原料还得指望着洋商,好不容易上海买到了原料,还要通过长江运输,这一路之上颇为艰险,若是遇到列强巡逻的军舰检查,说不好这原料就被没收了。说起来,你们的那位张都督倒是个有福的人,广东做都督,可比内陆省份做都督舒坦多了。”

赵北半真半假的感慨了一番,不过说归说,如果真叫他跟张人骏换个位置坐坐的话他还未必肯干,广东富庶是没错,但那也是块烫手山芋,同盟会、光复会都想要那块地盘,不然的话,怎么会甘心把云南让给共进会?

现的局势越来越明朗了,同盟会、光复会已经决定合并组建一个大的政党,他们显然打算南方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而且似乎有将共进会也拉进去的意图,如果他们成功的达到了目的,那么,广西、云南、广东、福建、浙江甚至湖南就能连成一片,到了那时候,共和军可就得靠边站了。

虽然赵北扶持南方革命力量,但并不代表他会眼睁睁看着这个革命的领导权被其他人夺去,这个革命的“共主”只能是他赵振华,不能是同盟会,


状态提示:第250章 平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