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1192章 谍对谍
是否承诺用我交换你们的间谍?”詹姆士抬起头,看着审讯官。

审讯官的脸色缓和下来,坐回桌子后,说道:“这里,承诺是毫无意义的。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你愿意合作,将你所知道的所有的一切都讲出来,我可以考虑将你的名字添加到间谍交换名单中去。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回美国,我们也可以给你一个假身份,让你去远东共和国定居,并且美国方面会从特殊渠道得到你的死讯,这样的话,你将很安全。另外,如果你愿意为我们服务,我们同样可以为你提供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而且不会影响你美国的前途,或者,你愿意去英国属地定居,我们也会满足你的要求。”

后那几句话就是明目张胆的收买了,那意思是叫詹姆士做双面间谍。

詹姆士犹豫了一下,终选择了合作,将他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讲了出来,但是也有所保留,他所知道的“曼哈顿工程”就只讲了一点皮毛,不过这已经足够审讯人员理出一个基本的条理了,并且弄明白了美国为什么会派间谍来集关于原子能研究的情报。

其实这件事要从1939年说起,当时,欧洲的德法战争已近结束,不仅法国沦陷,而且欧洲西北部的低地国家也基本上全部被纳粹德国控制,而德国带给这些被征服国家的所谓“欧洲秩序”迅速像阴影一般笼罩了欧洲,这种紧张的空气中,一批欧洲优秀的物理学家被迫离开了欧洲,前往美国,像西拉德、魏格纳、费米、玻尔,这些欧洲优秀的物理学家非常担心纳粹德国利用原子能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制造原子能武器,所以,他们决定联名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一封信,提醒他注意这个威胁,而这封信是由另一位早已移民美国的欧洲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执笔的。

相比这些从欧洲过来的物理学家,美国本土的物理学家当时还完全不清楚纳粹德国的原子能武器研究阴影,而这些人也直接影响了美国政府的看法,所以,当接到欧洲物理学家们的这封联名信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只是过问了一下原子能的事情,并没有将此事放心上,直到德国政府突然宣布停止出口波希米亚的沥青铀矿,美国政府才突然醒悟过来,开始重视德国的原子能武器威胁,于是美国总统直接下令组建一个研究小组,分析制造原子能武器的可能性,同时开始集足够的铀矿石,以便为可能展开的原子弹研究行动储备原料,但是就这时,美国人突然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的铀矿石储备出人意料的“蒸发”了。

铀矿石不可能自己“蒸发”,一定是被人买走了,但是买主是谁呢?是德国人么?美国政府惊出一身冷汗,于是下令调查此事。

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之后,美国的调查人员惊讶的发现,买走世界上多数储备铀矿石的并不是德国,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兰芳,而且,兰芳也不是1939年开始购买铀矿石的,实际上,从1938年起,兰芳商人就开始全世界范围内集铀矿石了,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到处都可以看到为了购买铀矿石而一掷千金的兰芳商人。

兰芳商人买那么多铀矿石做什么?难道是制造夜光钟表么?美国调查员继续追踪下去,但是线到了兰芳之后就断了,再追查下去就什么也查不到了,而且美国的调查员也随后的调查中遭遇到了危险,几名调查员殉职,而凶手一直逍遥法外,甚至不能肯定是谁干的。

心急火燎的调查员立刻将调查到的信息全部递交给了美国政府,而同时,美国国内的调查员也将另一个让美国政府如坐针毡的调查报告送进了白宫,而这份调查报告用物理学家们的眼光来看,显然也与原子能研究相关,那是来自一些美国石墨工厂的报告,根据这些报告,从1938年开始,兰芳的商人就开始陆续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纯度的石墨砖,注意其中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大量”,另一个是“高纯度”,而根据物理学家们的研究,高纯度的石墨是一种良好的中子减速剂,它可以很好的降低中子速度,但是同时又不会吸收太多中子,这是一种很棒的原子能反应堆材料。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兰芳一边买那么多的铀矿石,一边买那么多的石墨砖,这个南洋小国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是研究原子能么?这也未免太搞笑了些,就以兰芳目前这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它显然不可能展开原子能的研究,除非也有一大批欧洲顶尖的物理学家移民过去。

所以,美国政府几乎是下意识的将嫌疑目标锁定为中国人,锁定为“远东狂人”。

也就是从那时起,美国政府开始怀疑中国已经展开了原子能的初步研究,虽然兰芳购买铀矿石和石墨砖的行动是从1938年开始的,但是美国政府怀疑,中国展开相关的基础研究肯定会早,比美国早。

但是美国政府没有证据,而且也无处下手,所以,虽然当时美国就已派遣情报人员开始集这方面的情报,但是进展迟缓,直到1942年,苏德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候,美国政府才得到苏联政府的通报,苏联人告诉罗斯福,中国人“可能进行原子能武器研究”,美国政府才制订了“詹姆士行动”,开始利用苏联移交的那个残存的情报网进行渗透,于是,“詹姆士科林斯”就来到了中国,他的任务很明确,弄到证据,证明中国原子能研究计划的进展情况。

詹姆士倒豆子一样将他所知道的多数事情都讲了出来,表现得非常合作


状态提示:第1192章 谍对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