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1088章 “台风”登陆(下)
大利亚政府的重要顾问,并担任过一些外交部门的重要职务,由于经验丰富,英国政府将莫理循从澳大利亚政府借调到马来亚,并任命他为“专员”,任务就是指导马来亚自治。

莫理循是中国和英国互相宣战的当天抵达加坡的,与英国殖民政府官员会晤之后,就被派到了吉隆坡,但是还没等他正式投入工作,马来半岛的形势就急转之下了。

实际上,莫理循现已经无法开展工作了,英国政府宣布马来亚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这是迫于形势,中国政府看得清,马来亚的抵抗组织也看得清,所以,英国政府现才宣布给予马来亚“自治领”的地位,这实际上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就连普通的马来土著也怀疑英国政府的诚意,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任何马来土著愿意与莫理循的专员小组合作,这组建自治领政府的工作也就根本无法开展。

所以,莫理循这两天里哪里都没有去,一直呆这间旅馆里,这间旅馆紧挨着美国驻吉隆坡领事馆,挨炸弹的可能性很低,也正因此,即使防空警报响起,莫理循一般也不会专门跑到地下室去躲空袭。

事实证明,莫理循的判断是正确的,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从来就没有靠近过这片城区,显然飞行员们得到过严厉的命令,禁止接近美国领事馆,防止美国找到借口直接干涉这场目前仍旧局限中国和英国之间的战争。

就连澳大利亚政府现也不愿意立即参与这场战争,虽然澳大利亚是英联邦的“自治领”,但是问题于,现的太平洋形势已经与二十年前的那场欧战时期很不一样了,就澳大利亚的门口,日本帝国正挥舞着武士刀和旭日旗,耀武扬威的样子让澳大利亚人非常担心,如果澳大利亚现决定像南非一样也跟随联合王国政府向中国的势力区派遣舰队或者的陆军部队的话,那么难保中国不会将日本也拉进这场大规模战争中去,而一旦日本也参加了这场战争,那么谁能保证日本不会立即向澳大利亚进攻呢?

要知道,日本帝国从许多年前就开始鼓吹澳大利亚的“美丽和富饶”了,为了向日本国民灌输必要的思想,日本的报纸甚至将袋鼠肉称之为“世间好的美味”,那言下之意,只要占领了澳大利亚,日本穷人就可以顿顿吃袋鼠肉了。

再也没有比这种言论荒唐的了,作为一个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很清楚袋鼠肉不怎么好吃,不然的话澳大利亚也不会袋鼠成灾了,但是他并不关心袋鼠肉怎么烹饪美味,他关心的是,日本军队什么时候会攻击澳大利亚?

昨天,当得知克拉地峡的英军防守部队已经全线溃散,而中国陆军部队已经开始向南方推进的消息之后,莫理循就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立刻离开吉隆坡,但是不是回澳大利亚,而是去菲律宾,到马尼拉会见美国驻当地的一些高级官员,包括政治官员和军事官员,同时也与菲律宾政府高层官员进行会晤,以说服他们向美国政府进言,无论如何,美国都必须快使这场几乎快要演变为世界大战的中英战争结束。

莫理循当时就给澳大利亚政府高层拍去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将他的想法告诉了总理和几位重要政府官员,而总理先生也非常赞同他的判断,立刻批准了他的这个建议,现,莫理循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的等待美国方面的回话,如果美国方面同意的话,他将立即跟着美国驻吉隆坡参赞登上一艘美**舰,然后前往菲律宾。

“真是让人惊讶的进步速度啊,如果不是中国居住多年的话,我或许也会像许多英国政客一样,现正猜测中国到底为什么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就崛起世界的东方了吧。”

莫理循望着天空中那架正快速掠过的中国空军侦察机,很是有些感慨,本来他还想中国多住些年头,亲眼看看这个东方国家的崛起的,但是由于中国早就取消了外国人的特权,再呆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期盼,所以莫理循终还是与他的那些外国同行一样,选择了离开中国,回到西方世界。

就莫理循感慨的时候,秘书走进房间,身后跟着一人。

“先生,美国领事馆的人赶到了。”

“查理,你快告诉我,美国和菲律宾方面是不是接受了澳大利亚政府和我的建议?”

莫理循急忙走到那名领事馆参赞跟前,急切的询问。

参赞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封电报。

“这是美国驻菲律宾当局的回电,对于目前的东南亚局势,美国当局也非常担心,担心战争会扩大化,担心日本会攻击菲律宾,根据《华盛顿裁军协议》的规定,美国不能远东地区修筑的要塞,因此,现的菲律宾防御是非常虚弱的,如果日本突然攻击的话,美国当局认为,驻菲律宾的美军部队或许不得不暂时采取退却战略,甚至可能需要撤退到澳大利亚。因此,对于您的建议,美国方面非常感兴趣,而且已经向美国政府报告,美国政府承认您的全权外交特使身份。”

“那太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莫理循看了看电报,非常高兴,询问参赞什么时候可以登上那艘美国驱逐舰。

但是参赞的回答让莫理循有些奇怪。

“莫理循先生,我们或许不能乘坐美**舰了,因为那艘军舰半途撤回马尼拉了,现,我们只能乘坐一艘法国炮舰,我已替您联系好了,法国驻印支总督朱尔布雷维埃先生同意我们搭乘那艘法国炮舰离开马来


状态提示:第1088章 “台风”登陆(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