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三国之孙氏强敌>第二百六十三章 分离&绸缪

另外还有濮阳的两万,顿丘一万,燕县、长罗四万(实际战力)

总兵力十三万,曹操一方,加上孙策也才不到两万人马,看情形只能让历史重演了。

孙策摸了摸鼻翼,想到历史上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最重要的三个点。

第一是声东击西,历史上延津还在曹操手中,然而如今却在袁绍手中,故计重施的话,只能假意取延津,实则轻兵突袭白马。

其次,乃是许攸的临阵投叛,没有孙策的话,这个环节绝对是曹操获胜的唯一理由,只是眼下,他的叛离对孙策而言,其重要性就仅仅是确认一些信息而已。

最后,是淳于琼,相交于另外两点来说,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袁绍没有派这个徒有其名的人看守粮仓,或许战争还是会最终以曹操的失败告终。

“曹大人,你与袁绍已经交战多次,他的人马,怎么样?”

“各自为战,条令不一,将令不清,勇力有余,胆略不足”

曹操不假思索的回复,让孙策点头附和“这一点,策也这么认为,所以,此战我们当团结一致,袁本初刻薄寡恩,刚愎自用,迟早会祸起萧墙,奉孝、孝直、子扬你们以为呢?”

在曹操面前炫耀郭嘉和刘晔,孙策心里还是有些小臭屁的。

“袁绍十万兵前来,却在三个月中只推进了这点距离,可预见此人优柔寡断的性格,主公与曹兖州在临阵断谋上,均胜于袁绍,正以为只要时机合适,我们可一战定胜负”

“曹大人,晔有一问,不知你们之前的战局是怎么进行的?”

既然双方已经打算精诚合作,曹操也不再有所隐瞒,让荀攸将之前的战事一一赘述。

公元198年,汉建安三年,四月。

以碾压之姿大胜公孙瓒的袁绍,在获取幽冀并三州后,惊闻黑山张燕要投奔曹操,并且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这让袁绍勃然大怒,眼看张燕就要被他鲸吞,你曹操来凑什么热闹?

当即派人质问曹操,为什么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曹操也气不过,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就被袁绍乱扣屎盆子,立马就回击过去,说人家自个儿有腿,爱去哪儿去哪儿,他管不着,你袁绍更管不着。

这么一说,袁绍肯定发飙,他好歹是大将军,被一个芝麻大点的刺史说道,脸上岂能有光?

心想,反正孙策已经拿血诏说事,干脆也就不再顾及现在的朝廷,何况他本就有取兖州之意,二话不说纠集人马,跨过黄河。

你张燕不是要投靠曹操吗?他现在直接把曹操灭了,看你还怎么投靠。

还有鲁肃那家伙,背地里送船给张燕,虽然这也是个过错,不过相交于曹操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反正空出手来,他都会一一收拾。

没有后顾之忧的袁绍,很快就集结起大军,还包括一万战力非凡的边疆铁骑(因为孙策的原因,边疆的眼球全集中在三韩,由此袁绍得以抽调部分兵马)。

可曹操却犯起苦水,宛城一战,他又失败了,领着残兵败将回来,初衷是想和袁绍结盟的,结果刘协死了,紧跟着又出了血诏,还没摸清楚情况的他,又莫名收到了张燕的投名状,本以为是好事,谁料又和袁绍起了争执。

之后,袁绍便拉开战争序幕。

战争初期,因为仓促应对,曹操的防线一再被压缩,西线从燕县到延津再到封丘,中线从长罗到长垣,东线更是从观县直接退到鄄城。

以至于到如今,曹操的防线龟缩到封丘,平丘,定陶一线。

听完荀攸的描述,郭嘉来到地图上,比了比,又看了看,突然说出一句“还不够,还要退”

众人除了孙策,都面露疑惑。

郭嘉也不卖关子,拿出竹棍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我们的战场应该在这”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三章 分离&绸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