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形意宗师>卷一百九十四 一篇论文的震惊
突破自然’,可道人有几人,凤毛麟角而成仙?大多还是一生平淡,刻苦修炼终生,不得所谓‘入仙门’。而人间‘阴阳’‘神通’‘天意’等词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医家真传,据说有透视内视,看透人体的‘观眼术’,观人疾病,可中医脉中,有几个中医,展露过这种境,大多中医还是按部就班,望闻问切,抓药,针灸,火罐祛病。而人间‘养生’‘无病’‘健康’等词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儒家门中,据说有融合天下大局的棋力,可以天下‘大和’,可儒门之中,有一人达到这种程度?大多儒生,还是一生死道理,更多的还是负心多是读书人的‘道理人’‘规矩人’‘棋格人’,更多人还是在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修身阶段’,而且一生不得完善境界,仿佛若缺。而人间‘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话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武门之中,传闻有虚空站立,进击自如的大道之力,可武脉之中,有几人达到这种程度几千年来,上证天道,仿佛就是一句空话,多少武夫穷尽一生,也只是望洋兴叹,只可谓不是人间人把玩的了。而多少武夫,穷尽一生刻苦,也没有健康无病,达到所谓‘下证体魄’的境界,传说,仿佛就是虚设!而人间‘健身’‘强体’‘阳光’等词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

这些高高在上,让多少民众根本不能仰望,只知道一日三餐的生活。

高高在上,神神秘秘。

没有一座躯体的理论,成为了大众的‘共知’。

所谓的利益天下,仿佛是一座空谈,一场虚设,期待了几千年的‘普渡众生’,‘得道成仙’‘百病不生’‘大治天下’‘武力通天’,仿佛就是一句空谈。

期待被‘普渡’‘成仙’‘无病’‘天下和’‘通天’的人众,终究是平平凡凡,生老病死一生,期间可能还有人生不如意的无可奈何,尝尽甘苦酸甜,饱览人生墨迹,只留下一声声感慨,人生啊,如梦。

而武夫如此之多,得到真传的,也没有几人。

何况成佛,修仙这般高大上的台词?

……………

躯体,仿佛就是一座迷。

大自然赠与人类的初期,就没有破解全部,留下了神秘的大部分。

使人知道自己活着,可为什么活着,却不知道了。

于是,那么多贤者,前仆后继,如飞蛾扑火,用尽一生,来破解这个大自然给予人类,最深的迷宫。

……………

于是,老子写下了研究天地规律的道德经。

于是释迦牟尼,创立了佛门经典。

于是耶稣,写下了基督教这一笔。

于是张三丰晚年弃官寻仙……

于是达摩大师山洞面壁……

于是李玄国弃俗家而出家……

于是柳宗元笑看人生而寻仙……

于是一切科学家,探索生命的可能……

前仆后继。

研究这座谜团。

………………

然而,谁是知晓者,那个‘上证大道’的人物呢?历史并没有揭晓。即使知晓了,很多东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旁人无法体会,亦是没有用。

于是乎,人间还是老样子,人间不自在。

………………

韩珞返回奥斯汀,回到家中,进食完午饭,开始读书。于是乎,写下了上面的华夏的知识论文,发邮件,递给了威尔逊教授。

威尔逊教授第一次,从空中俯瞰了,整座华夏的学问。

惊呆不已。

在电脑那一头,那座未来研究室中,伊桑.威尔逊教授一脸惊叹,眸中闪烁着无比的精光,这位研究过华夏哲学一辈子的西方老人,仿佛第一次接触华夏知识,在那渐渐发呆。

而他的一旁,正坐着一个西方老人,形体宽厚,看完这篇‘英文版本的华夏哲学论’,在那里,呆在那里,因为他的脑海,正在随那篇文章,俯瞰整个华夏的思想源流之处。

在他脑海中。

整座华夏大地,人们的思想,都被这五家思想,笼罩其中。

像一张网,格格条条,束缚在每个人的身边。

上至皇权贵族,下至百姓。

无人敢越出这个格格条条之外。

即便有人跃出了,也会心惊胆战。

而一旦有人跃出了,就会遭受周围人的指责,群起而攻,无病而终。(假设一个人,在农村不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钱,一定会被家族乃至村边的人说,指指点点到心头。假设一个人,做出了与周围人不一样的东西,就会被关注,不知道是被攻击,还是赞同。而历代这样的环境中,无数的人才被淹没……多少的发明死亡于出发点,多少的发展机遇,拱手错过。多少的利益周边生命的事情,一错再错。而华夏的文明,因此而停歇不前已千年,直到被后来居上的西方一跃而上,遥遥领先,才跟在人家屁股后边学习。因为这样的环境导致多少的人才埋没,真的是华夏人不如西方人)

即便在当代的思想里。

也仿佛……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

人们不敢尝试,创建新的思想体系……或者新的生活模式,或者新的一切。

我为老子……

我为孔子……

我为释迦牟尼……

超越他们……

没有人敢这样想。

人们仿佛麻木了,不敢探索线条之外的世界。<


状态提示:卷一百九十四 一篇论文的震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