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玄幻奇幻>北佬>第74章 《》上卷74 生日杂谈
始吃菜。

杨籽和阿英都是第一次见到秋葵。

“阿美!你这一大盘子、整个的青辣椒放在这里,干什么的”

杨籽不解的问道。

阿美给杨籽夹了一个秋葵放在碗里,自己也捏着一个秋葵,咬了一口,说:

“这不是青辣椒,这叫秋葵!卖得很贵的;将近四十块钱一斤。”

杨籽抓起来碗里的秋葵,咬了一口。

“这没什么特别的呀!一点辣味也没有”

“你蘸着吃!”

杨籽站起身,又咬了一口。

“小东西!你站起来干嘛?”

“你不是让我站着吃吗?不还是一样的味”

“哈哈!小东西!我是让你蘸碟子里的酱油辣椒吃。谁让你站起来啦!”

杨籽和阿英也哈哈大笑起来。

杨籽蘸了一下小碟子里面的朝天椒泡酱油,又吃了一口。

“这玩意儿没什么好吃的呀?怎么会这么贵?卖成了天价”

杨籽又不解地问。

“阿英,你去厨房冰箱看看,有没有芥末?”

阿英进了厨房。阿美快速地凑近杨籽的耳朵。

“听说这个秋葵,男人吃了可以壮阳,所以才卖得贵。小东西!我特意买给你的。看看你吃了,会不会想着今晚把阿英拿下!”

“你可真够坏的!”

杨籽用手指戳了一下阿美的额头。

“美姐,我没找到芥末。”

“噢!可能上次我用完了。不用找了。就蘸辣椒吃吧!”

阿英坐下后,说:

“美姐!为什么秋葵这么贵呀?”

“这个——嘛!”

阿美干咳一声说道:

“听说是外来物种,gd没有。有护肝健胃的中药功效。价格应该纯属炒作起来的。”

……

工厂的生日登记,没有杨籽、阿美等人的。阿英就问起杨籽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平常怎么过生日。

“我的生日是农历三月初三,碰巧也是黄帝轩辕的诞辰!我们这个年代的农村人,从来不讲究过生日。最多煮碗面条,打两个鸡蛋。不像你们80后、90后这么幸福。”

“不过,我姐她们都记得我的生日。我们那里有个风俗:三月三当天,出嫁的女儿由哥弟或者侄子接回娘家,至少过一中午。没有兄弟的,有堂兄弟接回来!”

“三月三,应该也叫桃花节吧!那可是桃花开得最旺盛的一天。所以,小东西!你总能交桃花运。这不,来gd就遇见了阿英这个漂亮的小美女当女朋友!”

阿英满脸绯红。

“美姐,你的生日呢!”

“巧啦!我的生日刚好大这个小东西一倍:六月六!”

“哈哈!难怪你看起来温柔典雅,而有时候更火辣辣的;原来是大热天出生的!我们那里说:‘六月六,晒龙袍’!这天搬出所有的东西晾晒。所以,阿美!你一定会成为大富大贵之人。你出生的那天,晒出的家底子,肯定很厚。

“所以你爸妈给你起名叫,钟圣美。‘中国的家底子,胜过美国’!”

“哈哈!你个小东西!哪来的这么多歪门知识呀?”

“不过,我们hn有很多地方也说:‘六月六,打个泡子,长块肉’。也是要晒衣物的。这天也回娘家。”

“我也是过得农历生日。冬至!那应该怎么解释冬天来到的冷傲的女孩子给大家带来一天比一天的寒冷好像我也不冷傲,不至于让大家寒冷吧!”

“你那是:‘冬天到了,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草长莺飞三月天;一对新人走湖边。’;‘英含情籽含笑,罗英牵着杨籽闹’!”

“哈哈!美姐,你怎么也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啦?!”

“哈哈!还不是受了你家的这个小东西的熏陶?!”

“对了,美姐!小杨哥!我觉得咱们厂的生日登记,很不不合理:都是按身份证录入的。咱们中国人基本上都是过农历生日,身份证的日期一般是按阳历登记的。播报的生日,有的和农历生日,相差一个多月。”

“还好,我的身份证日期,是我爸妈按农历登记的。”

……

楼下传来了爆竹声。随后,整个小区也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远处也是。

“哇塞!这么多人结婚呀!”

“小丫头!你们这才算是刚刚正式相亲,就羡慕人家结婚啦!”

阿英又羞红了脸。杨籽瞪眼盯着阿美。阿美视而不见地起身关了阳台的铝合金、玻璃推拉门。回来说:

“这些本地人,初一十五放鞭炮!逢年过节放鞭炮!开业庆典放鞭炮!工业区、城中村还好说;市区、镇中心区、小区经常放鞭炮,就不太好了。又吵,还污染环境。”

“东莞的那个‘有关部门’真应该快点学学深圳;出来管管,整治一下!”

“我今年的元宵节,刚巧美国的客商给我打电话要资料。那个鬼佬,听到电话里的鞭炮声,老是问我:东莞怎么啦?怎么会在打仗?”

“我住在市区城中村也是一个样。我还以为都是人家结婚办喜事呢!”

阿英也附和着说。

“对了,阿英!我建议你还是搬到东坑或者大朗来住吧。不要住在市区了。坐公交车,早出晚归的不说,就说你一个女孩子家,长途奔波,也不安全。”

“年底了,偷的抢的也多了。再说啦,哪天,小东西要是突然想你了,想见你,多不方便!”

“这几天就会搬啦!和我合租的那个女同学,正巧换工作到大朗了。她在这附近找好了房子,问我还要不要继续合租呢!”


状态提示:第74章 《》上卷74 生日杂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