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从陈桥到崖山>襄樊战起篇

忽必烈命赵璧前往查看,究竟有无修城的必要。↖,.2+3x.得到赵璧的回复后,忽必烈下令重修眉州城。

咸淳3年(1267)1月15日,宋度宗册封全氏为皇后。

30日,忽必烈下令大修首都大都城。命张柔判行工部尚书事,其子张弘略为筑宫城总管。

2月1日,张珏收复广安军。

上旬,贾似道上疏辞职,宋理宗赶紧派人传旨,一定要挽留住“师臣”只有王应麟上奏“孝宗朝也曾数年阙相”贾似道听说后大怒,对包恢说“我贬朝臣若王伯厚者多矣”后来包恢将此言转告王应麟,王应麟淡然一笑“迕相之患小,负君之罪大”7日,宋度宗降旨特授贾似道为平章军国重事,每月三赴经筵,三日一朝,在西湖之北的葛岭为贾似道建豪宅。贾似道于是每五天乘湖船入朝,也不去都堂办理公务,而由百官将文书亲送至他在葛岭的豪宅内,他也不看,大小朝政都由门客廖莹中、翁应龙二人处理…贾似道虽深居葛岭的半间堂不出,但一切朝政,却非经他关白,无人敢行…

4月7日,大都的新宫城建成。5月,忽必烈下令:在上都开平府重建孔庙。

6月9日,忽必烈任命史天泽为中书左丞相;呼图达尔、耶律铸为平章政事;伯颜为中书右丞;廉希宪为中书左丞;阿哩、张文谦为参知政事。

17日,宋度宗册封杨氏为淑妃。

本月,忽必烈再命黑的携牒状去到高丽国,并将通使日本的任务直接交给了高丽王王禃!王禃暗暗叫苦,只得又自编自导了一出苦肉计。他让大臣李藏用给黑的写信,力陈通使日本无此必要。可马上又以私自上书元使的罪名将李藏用抓了起来!这种意外事件,黑的自然要上报忽必烈,李藏用的上书也得以呈给忽必烈。但他的肺腑之言并未打动这位蒙古大汗。忽必烈严令高丽王速速遣使赴日!

8月。贾似道欲收人望,特别推荐叶梦鼎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叶梦鼎屡辞不许,不得已入朝任职。可马上就发生了一件事:利州路转运使王价去世,其子请求朝廷遗泽。叶梦鼎按照朝廷制度,准予给胤。可贾似道却认为此恩不出于己,而怒罢省部吏数人。叶梦鼎也怒而辞职。这事被贾似道的母亲胡氏知道了,当即责问似道“叶丞相本好好的在家,是你强逼人家为相。为相后,又这么牵制人家。你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在给贾家招祸!你若不从母言。母就绝食而死”贾似道这才请临安尹洪焘出面调解。而叶梦鼎的屡次辞职,则被贾似道以皇帝的名义驳回…

本月,阿术率蒙古军攻打南宋京西南路的首府襄阳。入南郡,攻陷仙人、铁城等栅,俘虏5万宋朝百姓后回军。在安阳滩渡汉水,却留5千精骑在牛心岭布防,立虚寨、设疑火。半夜,宋军杀到,遇伏大败。死者万余。

9月11日,汪良臣请求在毋章德山修建城堡,以当钓鱼之冲、可控扼江南。忽必烈从之。

下旬,安南国王陈光昺遣使入贡蒙古。忽必烈命其君长来朝、子弟入质、编民出军、投纳赋税。并置达鲁花赤统治其地。

29日,王鹗向忽必烈建立订立选举法,但终因各方反对而无法实行。

本月,崔斌因不断向忽必烈进言阿合马之奸。最终惹到忽必烈不快,被赶出朝廷。

本月,无奈中的高丽王王禃只好派潘阜携蒙古国书出发。于11月到达对马岛。次年1月在日本九州岛的筑前国登陆。将牒状交给太宰府。为让日本不致误会高丽,潘阜还同时呈交了一封高丽王致日本朝廷的书信。而此时执掌大权的是日本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时宗。他年轻气盛,更不了解这蒙古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怪物。于是以牒状失礼为由,将潘阜晾在太宰府的馆舍长达5个月未加理睬…

10月7日,南宋收复原金国大名府路的开州。

11月,刘整上奏“攻宋方略,宜先攻襄阳。我蒙古曾攻下襄阳,后被孟珙收复,宋将此筑为强籓。若能重得襄阳,浮汉入江,则宋可平也”忽必烈正式同意,下诏:征集诸路兵马到此,由阿术、刘整二人具体负责经略襄阳。

12月4日,吕文德之弟吕文焕被任命为京西路安抚副使兼襄阳知府。

本年,有方士请求为忽必烈炼丹,忽必烈下令中书省:供给一切所需。廉希宪当即以秦始皇、汉武帝故事上奏,并说“尧舜得寿,不因大丹也”最终令忽必烈醒悟。蒙古历代统治者皆崇尚佛教,从吐蕃而来的帝师八思巴尤其受到崇敬。本年,忽必烈命廉希宪受戒。廉希宪答“臣已受孔子戒矣”忽必烈奇怪“孔子也有戒的吗”廉希宪答“为臣忠、为子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

咸淳4年(1268)3月26日,忽必烈下令罢免诸路契丹、女真、汉人为达鲁花赤者。回回、畏兀儿、乃蛮、唐兀人仍旧。本月,忽必烈下令:禁止民间私藏兵器,违反者以多寡定罪。

4月15日,黄镛上奏“今守边急务,非兵农合一不可。川蜀屯田为先、民兵次之。淮襄民兵为先、屯田次之。此足食足兵之良策也”

5月13日,伯嘉努率蒙古军攻破成都府路嘉定府的五花、石城、白马三寨。

26日,贾似道又上疏称病辞职,宋度宗泣涕留之。下令六日一朝、每月两次赴经筵。

6月1日,宋度宗下诏“罢两浙西路诸州的公田庄,募民自耕,租税减3/10,毋私相易田,违者以盗卖官田论”之后又下诏不许诸州守臣上殿奏事。虽然右丞


状态提示:襄樊战起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