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七八个顶尖高手纷纷释放出惊天气势,顿时广场上犹如吹来一阵飓风,众人吓了一跳,赶忙运功抵御,想要拜托那股气势。

几人剑拔弩张,显然只要这男人有一点点多余的动作,他们就毫不留情将其给击杀。

梅若尘,白羽先生,南华真人,崆峒五老…这些都是雄霸一方的至强者,他们几个联手想要杀谁,恐怕就连当今武林的泰山北斗,少林方丈和武当凌虚道长都难以阻挡。

而这个男人不慌不忙,只是坐在太师椅上,他穿着黄褐色的僧袍,皮肤黝黑,方海阔口,头上带着一顶犹如犀牛角般的毡帽,宽阔的肩膀仿佛能撑起天空,健硕的胸膛好像能容下大海,衣服被块块隆起的肌肉高高撑起,那完美的线条让旁人看了,仿佛能感受到在其中跃动着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这就是智清大师特别邀请来的密宗大喇嘛,雪域高原的活佛“达摩智上师”

“诸位不要惊慌,这位是达摩智上师。”智清大师上前解围道。

“达摩智?”梅若尘恍然道:“雪域那位密宗辩经高手?”

“正是小僧。”达摩智站起身,对着智清大师行礼道:“达摩智见过智清大师,刚才言语之间有得罪之处,还望大师见谅,贫僧感激不尽。”

“上师客气了,你是密宗集大成者,禅宗密宗一向和睦共处,今日五台山举行无遮大会,意在切磋佛理,上师从雪域远道而来,着实令五台山蓬荜生辉。”智清大师道。

“大师言重了,众所周知,五台山乃中土禅宗的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承蒙大师邀请,来参加这佛门盛事,那是小僧的荣幸才对啊。”达摩智笑道。

梅若尘和白羽先生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众人皆目露冷意。

佛教本无门派分别,但在度众生中,因众生根器不同,产生了教法的不同。不同的教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就形成了自己派别。

佛教法门派别有:禅宗、净土宗和密宗。三教本源,同归一处。因教法不同,随立三门。

当年佛教从天竺传到中土,一千多年后,又传到了雪域高原,渐渐的雪域一带的佛教徒们开始不念经,而开始崇尚念咒、火供、护摩。

但万变不离其宗,禅宗和密宗虽是不同时期形成的派系,只是一个隐,一个显。

一个拆掉了所有的门,在广阔的宇宙中教;一个却拉起了帐篷,盖起了房子,甚至拱起了密室教。

谁是密室?心是密室;谁是天地宇宙?还是心。暗小如密,大显如宇,所言皆心。

因为都是讲心的,所以密宗和禅宗完全一样,没有本质差别。即使没有本质不同,为什么密的却要隐秘;而显的却要大显呢?

还是因人的根器不同,为“信”故而成隐显。

而中土寺庙大多是信奉禅宗和净土宗,唯独雪域高原是信奉密宗,后来密宗的人不称自己为和尚僧人,而称自己为喇嘛。

可事有正反,禅宗和密宗的关系并不好,两者虽没有大的摩擦,但却相互暗斗,特别是密宗,自认为自己是佛教正宗,而禅宗只是继承了佛教的糟粕,根本无法诠释佛的真谛。

这回五台山召开无遮大会,特意邀请了达摩智上师来参加,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缓和中土禅宗和雪域密宗的关系,让佛门同道其乐融融。

但智清大师这般想,不代表达摩智也这样想,作为雪域密宗第一人,达摩智在雪域被奉为“活佛”,地位足以和少林方丈媲美,只是雪域偏居一隅,又极少和中土佛教接触,导致很多人都不晓得达摩智这个人。

不过梅若尘等人都是博古通今之人,达摩智的名头自然如雷贯耳,而且他们清楚,达摩智不仅是密宗第一人,还是个辩经高手,他曾在雪域和三百喇嘛辩论,结果完胜众人。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达摩智还兼修密宗的气功和阴阳合气手,论修为,绝对不亚于在场任何一个顶尖高手,甚至是智清大师也不弱下风。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99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