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玄幻奇幻>寻道天行>第二百零六章 纵横远谋
之后,自有定断,这事咱们强求不来…”

被独老道中了某些尴尬心思。方信没有解释什么,反而稍稍肃起正色,放下了羽扇。缓缓道:“我只是想有没有办法保下她一命…”

“那你可以试试找那痞子聊聊。”

“哎…”

方信轻叹,独老再笑。

“再糗的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没人记得住的…”

“……”

罢,此间就此多思少言。

听雨湖畔,听语徐露。

天下谋者,唯“算智谋略”四道至尊。

从以往的事迹看来。现在,在听雨湖畔品茶论道的这位老谋者,在“智谋略”三道上的造诣,似乎并不见得高深。唯独在“算”之一道上,他确实有着让人仰望的实力。先前几段对话,亦是如此。

凭着前不久,九天之上,相隔里余所听取得来的蛛丝马迹。他便能从中抽丝剥茧,再分化融合成一道推算前因的线索。虽然,在推算之间依旧必不可免地出现一些瑕疵和漏洞,但,他能把那头猛虎,那位少年的心思,摸出个五六成来。那这份“算”道上的造诣,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可惜就可惜在,算者无谋,终究也只是位厉害的算账先生罢了。而,再厉害的算账先生,也只是位算账的人儿,他永远也别想摸着掌柜们的真正意图。

所以,有些该算错的账,独老自然而然地,就会算错了…

比如今日的岳阳城…

风起云涌,暗流微波。

二十年官榜重贴新红纸,清冷衙门再敲升堂鼓。升堂鼓,大唐南域千百府,鼓敲不停。自正午时分,也不知道哪一城,哪一镇,哪一位大胆的小老百姓,拿起了那敲鼓的棒槌,重重敲响了,大唐南域这二十年以来,第一下鸣冤击鼓!鼓声起,随后不久,这片寂静了二十年的数千万里土地,所有城镇,万千衙门,也都跟着响起了棍击声响,威武声鸣。

鸣冤鼓,惊堂木,二十年愁苦垒成堆。

今日大唐南域的百姓,几乎都放下了日常刨食的担子,做起了同一件事情。那就是看完官榜后,一窝蜂地,都涌到了附近的官府衙门,口诉笔录,叨叨了一天,这二十年来所受的冤屈。

奈何,人实在太多。而做笔录的衙役,每个衙门也就那么几位。这事情啊,没个一年半载哪能做得完呀?以至于,堆叠在周围的小老百姓,百无聊奈之下都候到了衙门堂前,听了一日官老爷的叨叨…

不过,这听得也是极精彩的。

毕竟这升堂办案的事情,在南域这地方,是已经二十年没有过了。每当一下威武声起,一道惊堂木下,案子做一定论时候,堂下的小老百姓们,无论听懂没听懂,知不知所云,只要听着了,就都一个劲得喝起好来来…

而这案子如何,判没判好的事情,那就没人去理会咯。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喜出望外,曲直不分了吧。

总而言之呢,今日在大唐南域所生的巨大转变,只要是个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它必然会被日后的史官载入大唐史册。因为,这是一个开端。于百姓而言,于大唐南域江湖而言,于大唐京都朝堂上下而言。它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开端!因为,它代表着,那头俯卧南域二十载的猛虎,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落子!

名曰:归心!

一步子落,南域归心的归心。

归军心,归民意,还有归江湖百川。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且是一个伏谋许久许久的第一道落笔。在不知道多少年后,当记录这段历史的史官,重新整理史册时。他便会惊讶地现,这一步落子真正恐怖之处。因为,为了落下今日这一子,那位卧薪尝胆的王爷,可是足足耗费了二十年的光阴,自演自导了一出,玩弄民心的大谋略!

谋天时,谋地利,谋人和!

这也直接导致了,在日后那盘苍生大局中,某些人,为了某些不可不为的事,不得不做出一个壮士断腕的取舍。以至于,二十年心血一夜之间付之东流…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也罢。

暂且说说,江湖百川的事儿。

说七星院…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六章 纵横远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